2006年05月25日
從傳染病談蘇東坡

說完一個西洋疾病, 現在不妨把地球儀轉一轉, 我們來看看一些東方中國的有趣疾病資料.
蘇軾是南未著名的文學家, 詩詞歌賦書法等無一不精. 一首"赤壁賦", 震古爍今; 一首"江城子", 流芳百世. 但各位讀者可曾想到, 這位享譽盛名的文壇大師, 其實除了文學貢獻, 吟詩作對, 對月當歌一番之外; 其實對中國還有另一項更重要, 人命關天的貢獻: 那便是他一手設立了中國史上第一間傳染病醫院.
南宋期間, 蘇軾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杭州. 任職杭州通判期間, 南方蘇杭一帶爆發了一場巨大的疫症, 其中杭州是重災區, 死亡人數達五十萬人左右. 大疫高峰期過後, 商賈不行, 市場蕭條, 情況令人慘不忍睹. 蘇東坡愛民如己, 儘管自己仕途不順, 但他深明整個縣城百姓生命己危在旦夕. 結果他沒有因為自己不受朝廷歡迎而推卸責任, 反而上書急報朝廷暫緩兩浙供米的時間, 同時請求錢米賑濟災民. 他甚至上神宗上奏揭露一些救災不力的官員. 最後兩淅米價止跌, 社會秩序漸回穩定, 生產開始恢復.
但好景不常, 十多年後, 蘇軾又以龍圖學士出任杭州. 元祐四年 (西元1089年) 夏天, 杭州先是大旱, 接着"饑疫大作". 這次的情況便嚴重得多了. 他再次向中央請求救濟, 免去杭州米稅三分之一, 並且派專人每天燒粥施捨給窮人, 煎藥讓無錢請醫的人服用. 當疫症高峯期時, 他還派人帶醫生在城內挨家挨戶地治病.
結果, 病坊設立前後三年, 治癒的病人數以千計, 但更重要的是, 由於革命性的主動收集病源 (專門收集疫症病人, 其他疾病病人免問), 令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大大減低, 疫情最終得到控制減輕. 而"安樂坊"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公私集資合辦的傳染病醫院.至於當年所爆發的是何種疫症己無所稽考了, 一般相信是在旱災饑荒後, 因餓死者屍體眾多, 加上夏天杭州潮濕炎熱而縣城衞生設施落後, 結果便造成大瘟疫. 但很幸運有蘇東坡這種"愛民官"在, 他臨危不亂, 審時度勢, 不拘泥於傳統, 實施革命性的抗災措施. 結果在一千年後的今天, 他的事蹟依然為當地人所紀念.
我們去歷史人物的評價, 往往只有很片面的了解. 希特拉嗎? 我們只知道他殺了很多猶太人, 是個大壞蛋. 但各位又可否知道他少年時是個畫家, 又有誰知道1923年, 他在獄中口述寫成"我的奮鬥"一書呢? 只讀過幾頁西史書便隨便給予歷史人物評價嗎? 絕不! 人是很複雜的生物, 歷史人物在豐功偉績的背後, 往往也矛盾地製造了很多的禍害. 便如這篇文章的主角蘇東坡, 我們從來只有文學書上認識他, 把他單純地定性為一位傑出文人. 其實, 他可是一位愛民如己的大好官呢!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