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7年09月12日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含電影預告片)

99fe06af1297f5ea20683f24fccbef14.jpg

(下文所有劇照均屬於1998年電影"傳奇女王伊利莎白")

筆者長期單身, 有一點是自己都不得不承認, 那就是每當有臉蛋漂亮或身材惹火的女生走過時, 眼球實在無可避免地轉了過去. 算了~ 不會辯稱是甚麼"藝術角度, 欣賞美麗的東西", 色迷迷便是色迷迷, "咸濕"便是"咸濕", 做得出唔怕認, 筆者坦承之.

251fa2725aeeee2665a37e6b8c3f9800.jpg但有一點筆者絕不同意, 若是有人認為如此, 筆者是會非常生氣的. 那便是說筆者不尊重女性. 筆者一直對父權傳統極討厭, 討厭程度更甚於獨裁政制或小農社會. 絲毫不覺得這個傳統能帶來甚麼好處, 若筆者因此有所得益, 那麼其利益連帶的, 便是讓人無地自容的恥辱感.

男性"打隻"一點, 肌肉結實一點, 搬搬抬抬, 打打殺殺是沒問題的, 但若因此利用女性的母性, 施以欺壓換取權力, 不但不光彩, 更只會顯出男性自身的自卑及無能. 若自此形成傳統觀念, 更是人類社會的悲劇, 很不幸, 直至今天, 這現象仍是中外皆然.

c25f26b21b5aa1b6aa9d188fdc9ad69c.jpg筆者可能因為"出身好"而吃盡苦頭, 對此一直深深不忿; 是故也對"身為男性"而無形中從父權社會有所得益而深感恥辱. 要得到別人的尊重, 尤其來自女性的尊重, 從來只可靠自身的實力與氣度爭取, 這才是正道.

依靠甚麼"父權"等等簡直不知所謂, 難以明白為甚麼有人會覺得這是天公地道. (右上圖為伊利莎白一世雕像)

沒有對女性的尊重, 也就沒可能得到她們真真正正, 發自內心的尊重.
b4f91985bda8cf48c742c51b470d8b1c.jpg

建基於此,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女性, 是讓筆者佩服得五體投地的: 一位是中國清初孝莊皇太后, 一位是大英帝國伊利莎白女皇. (上圖為伊利莎白年青時的登基畫像)

0a38faf688c22c13f4492f3da62ae8c5.jpg前者為了保護兒子皇位不惜犧牲尊嚴, 飽受屈辱地改嫁. 含辛茹苦地讓順治皇帝登基, 怎料他不愛江山愛美人, 不顧母親感受毅然放棄皇位. 雖然孝莊大受打擊, 但仍全力扶助幼主, 親孫兒玄燁登位. 憑著高明的政治智慧, 寬宏的治國氣度, 協助幼主步過了一個接著一個, 大清建國初期的內憂外患. 直至康熙獨當一面後才功成身退. 沒有孝莊皇太后, 便沒有清初近百年的"康乾盛世", 讓中國國力推上頂峰.

而筆者今次較想談的是後者: 伊莉莎白女皇.
c189f7c4d35672471f353f609d82b8b2.jpg

她是英國晉身大英帝國的奠基人, 執政近四十五年. 少女年代因為與同父異母的瑪麗皇后發生天主教及新教的宗教衝突, 而遭軟禁四年, 及後幾經波折, 才登上帝位. 儘管如此, 她所接管的, 卻只是積弱的英國. 與中國清朝初期一樣, 同樣是內憂外患不斷. (上圖為電影中瑪麗皇后質問伊利莎白公主的情境)

3aec043fcd2571f470f2e33b6d6ead1e.jpg外患方面, 當時十五十六世紀是西班牙海上稱霸的年代, 其"無敵艦隊"橫行大洋; 陸上則有法國強大的陸軍隔岸螫伏著. 兩個都等著在這個孤島謀取利益. 知道伊利莎白二十五歲登基, 風華正茂而又經驗幼嫩, 便不停遺使並施加壓力地向她求婚, 目的只有一個: 利用政治婚姻控制英國皇權, 間接令她淪為己國的"殖民地".

雖然生於帝王家便需準備作此犧牲, 但依然沒法掩飾醜陋的政治, 連一個少女的愛情也不會放過的罪惡本質. 只有老弱殘兵的伊利莎白, 能對抗被強鄰魚肉的命運嗎?

a3de9f56b92ff91bc30cf8aa98908b85.jpg內憂方面不逞多讓. 天主教及新教問題令英國人民四分五裂, 羅馬教廷的干預更令政局動盪不安. 身邊大臣各懷鬼胎, 個個看似忠實, 有的缺乏遠見, 有的野心太大, 有的只顧私利, 夾雜上皇位穩定性成疑, 暗殺事件更令伊利沙白身陷險境. 單單是身在蘇格蘭的Mary of Guise便不但擁有自己的軍隊, 更聯合法國挑戰伊利莎白的管治.

幸好伊利莎白並非孤身一人, 在親信Sir William Cecil (左上圖) 及Sir Francis Walsingham (右下圖) 的全力扶助下:

694ffadba5562933a23a42ab86e63f5a.jpg內政上, 伊利莎白總算利用"至尊法"及"統一法", 採取寬容路線把國家從宗教分裂的局面中穩定下來; 外交上, 她提供資助及武器予法王Huguenots登位, 並歸還領地Calais與法國換來兩國的和解, 讓她空出手來應付西班牙.

對付這個海上霸權, 她暗中資助海盜, 除了增強自身的海軍實力, 也可不用擔心挑起戰爭地騷擾西班牙船隊. (西班牙若然投訴: 是海盜嗎? 我不知道啊~ 我國一向主張打擊他們的......聰明吧~)

Francis Drake便是那群海盜中的表表者, 他同時是全球第一位親身完成環繞地球的人.
e17b0bd36ff7a860e219b859f9e96b5a.jpg

1588年, 風暴終於來臨. 西班牙正式派遺由130艘戰船, 超過3萬人組成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

faaa7c879499d7c153660b8cd7ab7c00.jpg大戰前夕, 這位一代女王沒有重裝侍衛保護, 只在裙上套上盔甲, 帶著一兩個隨從, 向在Tilbury待命出發的英軍發表了名留後世的著名演說:

"......in the midst and heat of the battle, to live and die amongst you all; to lay down for my God, and for my kingdom, and my people, my honour and my blood, even in the dust......I know I have the body but of a weak and feeble woman; but I have the heart and stomach of a King, and of a King of England too! And I think it foul scorn that Spain or Parma or any prince of Europe should dare invade the borders of my realm......"
8d117e54c2917b409136c580dc26865e.jpg

"......not doubting but by your obedience to my general, by your concord in the camp, and your valour in the field, we shall shortly have a famous victory over those enemies of my God, of my kingdom, and of my people!"

03579c9cf5ae7317d37c64fd8738a9ab.jpg在這場傳奇性的戰役中, 英國首次以弱國的身份正式對抗西班牙這個強權. 在Francis Drake(右圖) 參與的帶領下, 英國艦隊大獲全勝. 從此之後, 英國一舉躍上了世界性的舞台.

除了軍事實力的迅速提昇, 文化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單單一個同時期的莎士比亞已是萬世經典, 這與女皇寬容的治國氣度是緊密相連的. 是故英國綜合國力開始邁向高峰, 史稱伊利莎白的"黃金時代". (十月北美將上映98年電影"Elizabeth"的續集: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先來一段較短的預告片:)



341e7b44834c8df26cdb1a42772127c6.jpg她任重道遠, 為了國家不斷作出個人犧牲. 這位號稱"童貞女皇"的君主, 一生未嫁, 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 不但地位會被削弱, 而且這也極容易給她的敵人機會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對抗她 (就好像康熙立儲所引發的"九王奪嫡").

伊莉莎白曾考慮過結婚生子. 可是一個天主教丈夫明顯不可能, 而一個新教丈夫則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

4ddf6b476156e00c04620a6b5cb31428.jpg要自己犧牲自我的感情. 無可置疑這是比死還要痛苦的.

伊利莎白的愛情一直眾說紛云, 最盛傳的, 也就是電影"Elizabeth"中所採用的, 便是與她青梅竹馬的Robert Dudley (右圖) 的關係: 兩人情投意合, 但為了國家, 她還是選擇放棄, 並親眼看著他成婚. 從此她明白坐於王位, 是不可能擁有自己的至愛, 愛的只可是自己及國家. 因為至愛便是弱點, 而女王, 是不可以有弱點的.

(特別強調真實歷史中, Robert Dudley是沒有如電影中為愛而背叛了女王, 一生直至逝世均忠於伊利莎白. 所以各位影迷有時要分清電影所改篇的情節啊!)
7e91ca396343fbc80820a07fd7b1acd1.jpg

不要說大戰在即, 親自披掛上陣的膽色; 不要說解決國內宗教分裂的政治智慧及高明技巧; 不要說粉碎了Thomas Howard (上圖) 的內閣叛變陰謀的智慧等等等等......單單是一幅她所留下最著名的圖像 (下左圖), 也已經足以令筆者由心折服:

324ee72770819e70e87fb3eff3baca86.jpg從畫中我們只會感到她是一位莊嚴的君主, 一點也不像同時期其他皇后, 女皇的畫像般帶有女性的媚態. 這幅畫像的背後, 其實一個女皇打碎自己的心, 割捨愛情, 剪掉一把褐色長髮, 一生從此作中性打扮的故事.

筆者找到一張較少見的伊利莎白十三歲時的少女畫像 (下右圖) :

2738ea8c028ff78f33869b33c808faf4.jpg畫上的少女亭亭玉立, 與伊利莎白給予後人的威嚴印象是有很大出入的, 真實的她原來是一位蠻漂亮的女子來的.

(其實各方文獻皆顯示伊利莎白遺傳了母親的臉蛋, 父親的褐紅頭髮, 確實是一位很不錯的美人兒! 只是伊莉莎白為保女皇嚴肅形象, 特意著畫家把她故意畫得男性化~)

是故電影"Elizabeth"最後一幕, 也就是當年筆者最喜歡的一幕, 其實也未必全是虛構的: 那一幕是一段回憶景象, 映著一位褐色長髮的美麗少女, 與心上人相依起舞, 眼晴半閉, 心心相印, 臉上泛著幸福的笑容......
a10c5247dd02ebe7ea4d1ec983f8f9f8.jpg

伊利莎白女皇, 是一個偉大而苦澀的女性故事, 也是上天賜給英國的無價恩典.

702a0f04b88f559db8130af0d687a2ed.jpg自1998年電影"Elizabeth"後, 印度裔導演Shekhar Kapur九年後再次獻上電影續集: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同樣由金像女主角Cate Blanchett主演, 部份原班演員如Geoffrey Rush繼續留下, 新演員則包括演Francis Drake的Clive Owen, 高潮內容無疑是上述1588年的英西大海戰了!

近日"色.戒"熱爆全城, 其他電影好像被忽略了. 除了"律政英雄"電影版外, 這部"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也是筆者滿懷期待之作啊! 希望香港能在十月十一月上映吧~完整2:30的預告片如下: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