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6年08月20日

搬家記敍錄 (上)

medium_moving_house_3.4.jpg

今天已經是8月20日, 破紀錄地2星期沒有上戴文章. (還不自量力地說7天內上戴4篇文章...= =")

忙透了, 忙透了, 真的是忙透了......

medium_moving_house_10.2.jpg令筆者驚訝的是, 已經有不少友人問筆者是否停筆不寫. 想不到, 兩星期的事忙令大家以為筆者"退休"了. 不, 絕不, 旅程才剛剛開始, 怎麼能這樣便停下來啊! 從開始寫作至今大半年, 日月如棱, 隨着記錄不同的際遇經歷, 筆者從筆與墨之間學到很多, 不少的想法觀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放棄文字, 是筆者從來沒有想過的事. 奇斯洛夫斯基說過:"文字的描述往往能準確地觸動人心的最深處, 我的電影相比起來, 實在膚淺多了." 身為電影界一代巨匠的說話, 筆者是謹記在心的.
medium_moving_house_12.2.gif

筆者才廿二歲, 從寫作去了解人生, 深入人性的旅程才剛起步; 要是現在放棄, 那在餘生裡, 筆者是會看不起自己的. 思想, 會繼續轉; 文章, 會繼續寫; 旅程, 會繼續走; 但有些時候, 總是難以避免一些意外......就好像......
medium_moving_house_5.jpg

搬家.

medium_moving_house_7.gif這次的搬家, 不是筆者全家搬走, 搬走的, 只是筆者一個. 可以說是很突然, 筆者在上年底寫"年終感想"時, 展望將來時寫個不亦樂乎, 但當時便是千算萬算也算不到, 在寫下該文六個月後, 筆者竟然連住所也變了. 早陣子荃灣好幾個新樓盤展開驚人的減價戰, 好些單位割價達二至三成, 就像原價廿百廿二萬的單位突然減至一百八十萬, 單單是減去的四十至五十萬這個數目, 以筆者目前的薪金支出計算, 可以說用十年時間也不知可否儲得起. 當然, 一百八十萬對筆者來說是天價, 但對筆者父親來說, 則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平日筆者總是覺得父親過於節儉, 但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養兵千日過在一朝"人人皆知, 但機會真的是稍即逝, 能準確把握那"一朝"的, 原來也是莫大的學問.

medium_moving_house_1.jpg記得那天筆者星期五下班後, 在大會堂圖書館與友人談個不亦樂於乎時, 父親來電:"附近的樓盤有幾個單位突然減價, 我買了一個, 你來看看." 筆者嚇呆了, 平日連午餐與快餐相差那五塊錢也計算的他, 由飲茶時看到報紙新聞, 去到新樓盤付訂金, 在不足四小時內便作了購買一個百多萬單位的決定.
medium_moving_house_6.jpg

什麼是經驗, 什麼是實力, 什麼是老江湖, 與筆者這些黃毛小子一比, 一目了然.

medium_moving_house_4.2.jpg可以用作投資, 也可以用作筆者嘗試獨立的踏台階, 結果筆者便被"安排"搬過去了. 第一步是所謂的"執漏", 要請人來新居檢查是否有問題 (好像有無裂痕, 水管位, 窗玻璃有否氣泡等等), 將問題集結成單, 一次過向承建商要求補漏. 雖然是免費代新業主補漏, 但不同裝修需不同師傳, 每次又需親身在場, 說沒花時間是騙人的. 幸好問題不太多, 兩星期左右便完成"執漏".

medium_moving_house_7.jpg第二步是訂傢俱, 想不到, 這一步真的讓人煩透了......與十多年前筆者一家由青衣搬走的不同, 那時訂好傢俱後便一次過租車將雜物搬進新屋, 快捷方便; 但今次則只有筆者一人搬走, 要買合筆者心水, 又要父母合意的傢俱毫不容易, 又多了很多大型傢俱鋪 如宜家, 各式各樣的室內設計公司......結果走了不少店鋪, 幾經爭取下, 才將傢俬逐件逐件買下. 晚上送貨裝嵌, 下班後吃過晚飯後便趕往新居"監場", 午夜回家趕忙處理網上小生意, 能逐些逐些寫下之前的"四百擊", 是奇蹟了.
medium_moving_house_11.jpg

傢俱逐件逐件訂, 然後逐件逐件裝, 雜物也逐些逐些搬過去, 而這些"雜物"的主角, 當然是筆者的寶貝書以及心愛影碟......(待續)

15:15 發表於 生活隨想 | 永久網址 | 留言 (10)

2006年07月15日

成熟

medium_grow_up_10.jpg

很少寫男女情事, 通常不是寫沉長的書評, 便是寫冷門電影的影, 最"過癮"的, 也不過是有趣疾病的資料, 反而一般青少年讀者最感興趣的"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之事, 在五十一篇文章中, 不過佔了四, 五篇罷了.

medium_grow_up_1.jpg這樣多字, 冷門題材的blog, 6個月來竟然也累積了近5千的瀏覽次數, 算是一個小奇蹟了~ 是故再次多謝各位讀者的厚愛! 不是有意趕客而不寫繾綣戀情, 而是實在難寫, 不知如何下筆. 始終少年人多愁善感, 喜怒無常, 數不盡的離離合合, 看似不斷重複, 萬變不離其中; 但想深一點, 卻又發現複雜無比, 不同角度萬種解釋, 況且外頭太多愛情文章, 各式各樣的關係應有盡有. 這種多似簡單, 實則複雜, 評論眾多而又莫衷一是的題材, 坦白說還是少接觸為上着. 若只是自己"多愁善感", 為自身感情滿盈而寫, 那便與此Blog的風格有點出入了. (當然, 這也與筆者的性格, 單身漢的身份格格不入~哈~)

星期二晚與兩位友人晚膳, 飯後閒談, 倒談出了一點新意思, 想一想便引筆為文.
medium_grow_up_3.jpg

楚燕姐是少數筆者相熟的女性友人, 一位很好的女孩 (相貌相當娟好啊~), 性格方面有兩個很強烈的特點: 一.) 做人處事非常認真. 二.) 非常專一長情, 與男友己拍施七年. 七年的感情, 在這個世代來說實在罕見, 是一個紀錄了.

medium_grow_up_2.jpg三位廿二歲的青年坐在一起, 談起的, 不外乎是自己的將來, 而長遠的未來, 總是離不開事業與婚姻. 現在不談事業, 只談婚姻.

相信這是筆者有記憶而來第一次這麼認真的與朋友談論婚姻, 沒有辦法, 因為楚燕姐實在太認真了. 當她說出廿五六歲共連諧理時, 筆者是由衷相信她做到的. 始終我們這一年紀的同輩, 剛處於少年情懷以及入世現實之間的尷尬歲數, 談起將來, 我們總是以認真以及每每顯出稚嫩的想法, 最後還是嬉笑怒罵一番. (這也是筆者不喜歡大班朋友聚舊的主因)

medium_grow_up_4.jpg反而與楚燕姐這次的談話, 最令筆者注意的, 便是我們幾乎沒有提過什麼雙方感情是否穩定, 還有沒有"feel", 其他的感情問題等......反而我們一開門見山便談婚後的住屋問題, 生活消費, 其他的感情問題等......那種少女情懷, 很明顯已經是過去式. 是筆者印象中身邊第一個"成熟"的人了~

是真正的"人生另一階段"了. 凡舉身邊其他人, 很多還是沒什麼理想目標 (或是所謂的理想實質空泛), 每每均是見步行步.

medium_grow_up_6.jpg在大學時, 筆者執意創業, 身邊朋友均抱懷疑態度對之; 至現在大部份友人均在工作中, 生活才剛穩定一點, 便"鴻圖大志", 嚷着很快便升職加薪, 好像不出幾年便是經理總裁似的. 當年對筆者創業最反對的, 竟然也嚷着創業才有出頭天. 一兩年內, 人情轉變如斯至此, 筆者也真的驚訝無奈. 失業時便想着找到工作才算; 有工作時便"好高慕遠", 見步行步至此, 又怎能稱得上成熟呢? 男女關係一團糟, 伴侶轉來轉去, 永遠感覺第一"有feel"第一; 愛情上, 感情其實最多只佔一兩成, 餘下的, 便是犠牲忍讓付出責任等"辛苦"事, 死抱着那種"合味道愛情", 這又是哪門子的成熟呢?
medium_grow_up_5.2.jpg

真的是"日久見人心". 不論你講得如何天花亂墜, 唯有時間能証明一切, 能"成熟"地深思熟慮, 穩定前進的友人, 又有幾多人呢? 楚燕姐是少數難得的其中一分子; 也是年多兩年前, 支持筆者的決定的少數人之一.

medium_grow_up_7.jpg猶記得她當時說過:"這麼難得找到自己興趣的工作, 有這樣的機會, 現在不嘗試將來會後悔的啊!"

結果筆者做了至今天, 她也真的要當護士, 這樣便是兩年了. 聽到她這麼認真的計劃將來, 逐步實現, 筆者真的真的很高興, 反過來也看見自己的如意算盤已經打響了一半, 感受到大家的互勵互勉; 良師益友, 是筆者所深深珍惜的. 在自己將來的道上, 原來也看見別的影子在附近呢~

各位朋友, 你們覺得自己成熟嗎?
medium_grow_up_8.jpg

16:25 發表於 生活隨想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6年07月09日

愛. 足球

medium_fifa_1.jpg
本身一直都不是球迷, 直至上屆歐洲國家盃, 筆者開始追棒西班牙. 至於今屆世界盃, 筆者已看了近八成的現場直播了.

medium_fifa_2.gif首先要對讀者們以及喜歡電影精品的朋友們, 說一聲抱歉, 因為世界盃的關係, 筆者由六月份至今的登文次數減少了, 連本身生意的網站也延遲開放, 直至七月初的今天也還在建設中. 再一次躬身謝罪, 沒有辦法, 世界盃的魔力實在沒法擋.

筆者幼時患喘, 不能上體育堂, 是注定與體育絕緣的. 令筆者與足球連起來的, 是筆者的知交好友: Peter.
medium_fifa_3.gif
謝君自從中學起已熱愛足球, 最令人回味無窮的, 是我們十四五歲時, 那段逃學的快樂時光. 那時隨了為看電影而逃學的"壯舉"外, 便是放學後美心下午茶的"優皮生活"最"為人稱道".

medium_fifa_4.JPG筆者已不記得是怎樣開始的, 但記得的, 便是那五塊錢的奶茶為最大誘因. 放學後, 兩個人兩杯奶茶, 天南地北一番, 也真的是愜意的. 除了兩杯奶茶外, 還需要有一份報紙. 學生的零用錢不多, 看電影的支出又非常"龐大"......

結果一份報紙兩個人看, 離開時, 謝君通常帶走體育版, 娛樂版; 而筆者則帶走新聞版, 副刊 (少年不懂事, 財經馬經便"奉獻"給美心清潔阿姐). 荒誕如此, 回想起來也不禁會心微笑.
medium_fifa_5.jpg
便是那時Peter迷上巴塞隆拿的, 謝君每天將足球"刨"得津津有味, 那時巴塞由雲戈爾領軍, 正值長達7年的低潮期, 當年Peter雖然年少, 但在足球上卻具獨特眼光, 一直深信具光輝歷史的巴塞會有重振的一天.

medium_fifa_6.jpg果然, 在8年後的今天, 巴塞蟬聯西甲, 歐聯雙冠盟主, 他等了8年也終於等到今天了. 的而且確, 自03年巴塞大改革後, 列卡特出任教頭, 收購了朗拿甸奴, 重振雄風, 將進攻足球的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無與倫比的個人技術, 合作無間的團體組織更令一眾球迷津津樂道.

在一眾後起之秀的支持下, 巴塞隆拿成為現今世上其中一枝最出類拔萃, 最具潛力的球隊. 遇強越強, 它的未來絕對是光明的. (下左圖為巴塞隆拿的主球場: 魯營球場; 歐洲最大全球第三, 可容納98,600人觀賞球賽.)

medium_fifa_14.jpg長年累月, 耳濡目染, 現在連筆者這等文弱書生也深深喜愛觀賞此運動. 無可置疑, 每一場球賽就如一場戰爭, 講求實力以及戰術的運用, 方能克敵制勝. 在一個6400平方米的草地上, 雙方共22人在90分鐘內, 同時作團體組織以及個人技術的較量, 教練的戰術調配, 隊長的臨場領導, 隊員的技術素質; 無一不重要, 無一不絲絲入扣, 對整體勝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一場精彩的球賽, 便是如此扣人心弦, 如此具無限的感染力.

medium_fifa_12.2.jpg明晚便是德國世界盃的總決賽, 有點失望的是在8強時, 筆者最喜愛的阿根廷意外出局, 內裡可是有筆者最鐘愛最鐘愛的天才球員Messi呢!
(很失望, 輸給德國的那場球賽實在是調配失宜, 又一儘管有高質素球員, 但差劣教練至敗的經典例子)

Lionel Messi現時為巴塞隆拿的前鋒球員以及阿根廷的國腳, 年僅18歲, 前途可謂無可限量. 不過球場上風雲莫測, 原以為今屆世界盃Messi將光芒四射, 結果在對德國這麼重要的賽事卻被收起"留力", 想不到就這樣連出場都沒有機會便飲恨世界盃了.
medium_fifa_9.jpg
不要緊吧~ 筆者深信他會與朗拿甸奴, 伊度奧組成一個攻擊能力極具侵略性的新鐵三角組合, 繼續協助巴塞隆拿在王者之路走下去! 雖然因此對今屆世界盃稍有失望, 但筆者絕對相信, 在四年後的南非世界盃, 猛將如雲的阿根廷將鐵定震撼世界! 那時, Messi 22歲, 巔峰之年.
medium_fifa_10.jpg

00:35 發表於 生活隨想 | 永久網址 | 留言 (5)

2006年05月31日

肺結核的"紅暈美學"

medium_phthisis 3.2.jpg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在題為"社會上最有意思的東西: 一個女人的面容"的文章中寫過, "美"就是"能夠同時滿足感官並引起愁思的迷濛夢境; 它暗示著憂鬱, 疲倦, 甚至厭膩之感; 或暗示著相反的感覺: 一種熱枕, 一種生活的願望, 與失意或絕望所產生的沉悶心情中的怨恨相混合." 在十九世紀的西方世界, 浪漫主義正處巔峰時期, 它們認為死亡與疾病是無法迴避的命運之劫. 與拙作"一體至衡: 地海傳說"中的其中一個主旨相近, 它們也認為: 只有死亡, 才突顯了生命的美麗. 所以疾病與死亡在浪漫主義文學中, 是"美"其中一個重要的表達. (小圖為詩人波特萊爾)

medium_phthisis 1.gif

這種思想導致了一個疾病史上最有趣的現象: 在十九世紀, 結核病成了美學的最高象徵.
medium_phthisis 4.jpg美國社會學家蘇珊. 桑塔格 (Susan Sontag)在她的名作"疾病的隱喻"中說:"肺結核幾乎就是無產者和中產階級的專利, 在大革命爆發的年代, 肺結核擁有牛虻式的正義性, 它成了一種革命疾病, 被造反倫理所擁戴. 它的幽靈漂浮在巴黎公社街壘上, 彷彿是一些看不見的精魂, 勾勒著起義者不屈的身影." 其實貧窮一直是導玫肺結核病的主要原因, 只要攝取充足夠的高蛋白食物, 有良好的衛生與居住環境, 便能成功杜絕肺結核的流行. 但在十六至十九世紀的西方, 城市中的貧民往往是其受害者. 也由於與貧窮緊密相連, 在大革命年代, 它便成為了"無產階級"的最佳象徵, 被當時處於頂峰期的浪漫主義文學所推崇.
medium_phthisis 6.jpg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因素令肺結核成為革命時期的美學代表, 那便是它的病徵.

medium_phthisis 7.jpg秋風中脆弱的身體, 蒼白臉頰上病態的紅暈, 潔白手絹上咳出的鮮血等等, 在浪漫主義眼中, 都一一成了美的化身以及熾熱生命力的彰顯. 波蘭鋼琴大師蕭邦 (Frederic Chopin)可謂"肺結核---浪漫藝術家"的典型. 他身體瘦削, 體質虛弱, 嗓音低沉, 愒色的眼眸透著憂鬱; 然而其內心卻有無比的熱情, 白皙纖細的手指能彈奏出強烈的琴聲. 路德維希. 赫爾蒂 (Ludwig Heinrich Christoph Holty) 是德國"格丁根林苑派"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 在二十九歲因肺結核瀕臨死亡時, 他以秋葉比喻自己, 說自己是”一片枯萎之後被風帶走的樹葉” 詩人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 在"西風頌"的開頭寫到西風是"秋之生命的呼吸", 他形容"枯死的落葉", "黃的, 黑的, 灰的, 紅得像肺癆, ...呵, 重染疫的一群..." (小圖為鋼琴大師蕭邦)
medium_phthisis 8.jpg

肺結核患者臉上浮現的紅暈, 煥發出死亡逼近時最後的激情. 這便是藝術史上獨特而"病態", 著名十九世紀的"紅暈美學".

medium_phthisis 9.jpg也許再舉一些例子吧. 在小仲馬 (Alexandre Fils Dumas) 的"茶花女中, 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難以描繪的風韻"也是來自肺結核病. 她因疾病的消耗身體顥得"頎長苗條"; 因為時常有低熱臉頰呈深紅的"玫瑰色"; 發燒還使她"細巧而挺秀"的鼻子"鼻翼微鼓, 像是對性慾生活的強烈渴望". 然而在冠冕堂皇的上流會中, 紅顏薄命的風塵女子, 注定要為純潔的愛情香消玉隕. 小仲馬近乎完美地闡釋出肺結核所隱含的淒美浪漫主義意象.

medium_phthisis 5.2.jpg在黙戈 (Henry Murger)的"波西米亞人的生平"中, 女主人公弗朗辛是位肺結核病人, 她多愁善感, 體質纖弱, "臉色天使一樣蒼白". 然而肺結核使她"玫瑰粉色的皮膚透明得像山茶花一樣潔白", 日益消耗的脆弱軀體中卻是"奔湧著青春的熱血", 充滿對美麗人生的無限憧憬. 死亡的面被描寫得更是唯美, 與情人依偎在一起, 秋日的最後一片樹葉被風吹落在她的身旁, 臉上散發著"聖潔的光輝, 彷彿死於美麗". (小圖為"波西米亞人的生平"的封面)

除了文學, "紅暈美學"涵蓋了整個革命文化, 當中的浪漫派畫法當然也包括其中. 在温斯德所繪的"生命的盡頭"中, 主角是一位患有肺結核的婦人, 她玫瑰紅色的臉頰, 咳在白手帕上的紅血, 更成為了浪漫主義的謳歌經典呢!
medium_phthisis 10.jpg

世事無奇不有, 便是致命的疾病也可以有如此淒美動人的歷史, 甚至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的革命文化. 也許,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契機, 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觀看一些我們視之為邪惡可怕的物事, 讓我們更明白歷史, 更了解真相.

(註: 文章參考自"流行病史話"一書)

12:25 發表於 生活隨想 | 永久網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