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20日
搬家記敍錄 (上)

今天已經是8月20日, 破紀錄地2星期沒有上戴文章. (還不自量力地說7天內上戴4篇文章...= =")
忙透了, 忙透了, 真的是忙透了......


筆者才廿二歲, 從寫作去了解人生, 深入人性的旅程才剛起步; 要是現在放棄, 那在餘生裡, 筆者是會看不起自己的. 思想, 會繼續轉; 文章, 會繼續寫; 旅程, 會繼續走; 但有些時候, 總是難以避免一些意外......就好像......

搬家.



什麼是經驗, 什麼是實力, 什麼是老江湖, 與筆者這些黃毛小子一比, 一目了然.



傢俱逐件逐件訂, 然後逐件逐件裝, 雜物也逐些逐些搬過去, 而這些"雜物"的主角, 當然是筆者的寶貝書以及心愛影碟......(待續)
2006年07月15日
成熟

很少寫男女情事, 通常不是寫沉長的書評, 便是寫冷門電影的影, 最"過癮"的, 也不過是有趣疾病的資料, 反而一般青少年讀者最感興趣的"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之事, 在五十一篇文章中, 不過佔了四, 五篇罷了.

星期二晚與兩位友人晚膳, 飯後閒談, 倒談出了一點新意思, 想一想便引筆為文.

楚燕姐是少數筆者相熟的女性友人, 一位很好的女孩 (相貌相當娟好啊~), 性格方面有兩個很強烈的特點: 一.) 做人處事非常認真. 二.) 非常專一長情, 與男友己拍施七年. 七年的感情, 在這個世代來說實在罕見, 是一個紀錄了.

相信這是筆者有記憶而來第一次這麼認真的與朋友談論婚姻, 沒有辦法, 因為楚燕姐實在太認真了. 當她說出廿五六歲共連諧理時, 筆者是由衷相信她做到的. 始終我們這一年紀的同輩, 剛處於少年情懷以及入世現實之間的尷尬歲數, 談起將來, 我們總是以認真以及每每顯出稚嫩的想法, 最後還是嬉笑怒罵一番. (這也是筆者不喜歡大班朋友聚舊的主因)

是真正的"人生另一階段"了. 凡舉身邊其他人, 很多還是沒什麼理想目標 (或是所謂的理想實質空泛), 每每均是見步行步.


真的是"日久見人心". 不論你講得如何天花亂墜, 唯有時間能証明一切, 能"成熟"地深思熟慮, 穩定前進的友人, 又有幾多人呢? 楚燕姐是少數難得的其中一分子; 也是年多兩年前, 支持筆者的決定的少數人之一.

結果筆者做了至今天, 她也真的要當護士, 這樣便是兩年了. 聽到她這麼認真的計劃將來, 逐步實現, 筆者真的真的很高興, 反過來也看見自己的如意算盤已經打響了一半, 感受到大家的互勵互勉; 良師益友, 是筆者所深深珍惜的. 在自己將來的道上, 原來也看見別的影子在附近呢~
各位朋友, 你們覺得自己成熟嗎?

2006年07月09日
愛. 足球


筆者幼時患喘, 不能上體育堂, 是注定與體育絕緣的. 令筆者與足球連起來的, 是筆者的知交好友: Peter.

結果一份報紙兩個人看, 離開時, 謝君通常帶走體育版, 娛樂版; 而筆者則帶走新聞版, 副刊 (少年不懂事, 財經馬經便"奉獻"給美心清潔阿姐). 荒誕如此, 回想起來也不禁會心微笑.


在一眾後起之秀的支持下, 巴塞隆拿成為現今世上其中一枝最出類拔萃, 最具潛力的球隊. 遇強越強, 它的未來絕對是光明的. (下左圖為巴塞隆拿的主球場: 魯營球場; 歐洲最大全球第三, 可容納98,600人觀賞球賽.)


(很失望, 輸給德國的那場球賽實在是調配失宜, 又一儘管有高質素球員, 但差劣教練至敗的經典例子)
Lionel Messi現時為巴塞隆拿的前鋒球員以及阿根廷的國腳, 年僅18歲, 前途可謂無可限量. 不過球場上風雲莫測, 原以為今屆世界盃Messi將光芒四射, 結果在對德國這麼重要的賽事卻被收起"留力", 想不到就這樣連出場都沒有機會便飲恨世界盃了.


2006年05月31日
肺結核的"紅暈美學"
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在題為"社會上最有意思的東西: 一個女人的面容"的文章中寫過, "美"就是"能夠同時滿足感官並引起愁思的迷濛夢境; 它暗示著憂鬱, 疲倦, 甚至厭膩之感; 或暗示著相反的感覺: 一種熱枕, 一種生活的願望, 與失意或絕望所產生的沉悶心情中的怨恨相混合." 在十九世紀的西方世界, 浪漫主義正處巔峰時期, 它們認為死亡與疾病是無法迴避的命運之劫. 與拙作"一體至衡: 地海傳說"中的其中一個主旨相近, 它們也認為: 只有死亡, 才突顯了生命的美麗. 所以疾病與死亡在浪漫主義文學中, 是"美"其中一個重要的表達. (小圖為詩人波特萊爾)

這種思想導致了一個疾病史上最有趣的現象: 在十九世紀, 結核病成了美學的最高象徵.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因素令肺結核成為革命時期的美學代表, 那便是它的病徵.


肺結核患者臉上浮現的紅暈, 煥發出死亡逼近時最後的激情. 這便是藝術史上獨特而"病態", 著名十九世紀的"紅暈美學".


除了文學, "紅暈美學"涵蓋了整個革命文化, 當中的浪漫派畫法當然也包括其中. 在温斯德所繪的"生命的盡頭"中, 主角是一位患有肺結核的婦人, 她玫瑰紅色的臉頰, 咳在白手帕上的紅血, 更成為了浪漫主義的謳歌經典呢!

世事無奇不有, 便是致命的疾病也可以有如此淒美動人的歷史, 甚至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的革命文化. 也許,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契機, 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觀看一些我們視之為邪惡可怕的物事, 讓我們更明白歷史, 更了解真相.
(註: 文章參考自"流行病史話"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