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5年12月29日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 電影"Joyeux Noel"


在一片商業電影的包圍中, <<聖誕快樂>>猶如一支清泉般流過了香港的煩囂社會. 在這個2005年的聖誕節, 這部電影可算是眾多電影中最具聖誕意義, 最應節的一部. 筆者原以為要孤獨地渡過聖誕, 但有Partner拔刀相助相伴下, 有幸於聖誕節正日晚上觀賞此電影, 更覺人間有情, 看後深深覺得, 這是一部筆者有記憶以來, 最感人心弦的一部聖誕電影.

電影描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幾個月, 在西線戰場其中的一個前線, 德, 法, 英三軍對壘, 很多士兵浴血戰場, 但冬天降臨, 到了大戰爆發後的第一個平安夜, 聖誕樂曲在各軍陣中悠悠響起, 在一名德軍男高音的歌聲下, 三軍當時的指揮官下達了一個盡顯人性高貴情操的命令: 在紀念救世主耶穌誕生的日子, 各軍休戰, 暫時放下戰爭, 共慶佳節. 但最後卻被其各自的軍方高層指摘其行為, 各自調走其部隊往其他戰線.

是真人真事改編, 儘管其情節未免有點”完美化”, ”理想化”, 但導演的誠意是無需置疑的. 這部電影由法國新進導演基士頓卡倫執導, 處理場面節奏恰當, 三軍各自的背景描述安排得宜, 沒有令人混亂的感覺. 這部由歐洲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 沒有荷里活大規模資金支援的特技, 依靠的劇本情節的安排以及人物的對白感情, 在以上兩方面, 筆者覺得此電影是稱職的. 但相比起來, 片中的音樂更為出色! 與其說是片中三軍的指揮官是主角, 倒不如說音樂才是此片真正的主角. 片中歌劇院的獻唱, 平安夜中的吹奏的古典音樂等等皆令人聽出耳油,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聖誕樂曲, 是共同信奉基督教的交戰歐洲各國的共同語言, 是直接引發這個戰爭小奇蹟的主角. 筆者絕對相信這片音樂是不會令各看觀失望的.

此片唯一的女主角是曾飾演”木馬屠城記”海倫角色的戴安古嘉, 在這部陽剛味極重的電影中相當突出耀眼, 儘管有女性出現在戰事前線有點不太可能, 但在冷冷的殺戮場地, 突然出現一位明艷麗人的女性也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神來之筆, 令人印象深刻. 各位男角表現很不錯, 充分表達了對戰爭的無奈, 以及其自身高貴的西方武士精神. 但筆者較喜歡的是片中的牧師, 由荷里活老影星Gary Lewis飾演, 實在演得神似, 被主教責罵時, 他回應: “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平安夜彌撒!”, 面上的哀傷痛苦神情, 是令筆者深刻心板的.

現在該片已正式上映, 筆者強烈建議將此電影推薦給各讀者. 令各位身處香港井底的社會, 也能見識到戰場的可怕無奈, 人性良善的光芒, 以及除了狂歡禮物外, 聖誕節真正的意義. 要是筆者也是當時其中的一員, 絕對也會做著相同的事, 在這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 就是對不起國家, 至少也對得起自己餘生的天地良心. 是故在這聖誕佳節, 希望讀者能在”哈利波特”, “King Kong”之餘, 也能花一點時間走進這部法國電影中, 去感受一下人間悲苦, 去感受一下人間有情.


(附註: 根據各國歷史記戴,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首個平安夜, 歐洲東西戰線的多個地點均出現交戰各方停止敵對, 共渡佳節的奇蹟, 終算為長達四年的人類浩劫帶出一點人性的光輝. 而1914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 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温暖”的平安夜.)

03:00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21日

What if?------電影"時光凶間"

有些時候, 看似商業的特技荷里活片, 只要用心看, 不要先入為主, 往往會有令你驚喜的發現. "時光凶間"是一部當年算是B級的荷里活片, 好壞參半. 但在當年, 筆者足足在戲院看了兩次 (在筆者而言是罕見的), 這是因為內裡筆者看到一些自己也尋求了多年, 埋在心底深處的問題.

故事是講述男主角是一位古板正經的大學年青物理教授, 他愛上了一位漂亮女孩, 但在他求婚當夜, 那女孩因意外被殺死了. 她的死對他有著莫大的打擊, 他變得與世隔絕, 整整四年留在自己的實驗室, 製造了時光機器. 他回到過去, 一心想阻止意外的發生, 但他發覺不論回到過去多少次, 他也改變不了她死去的事實, 他可以回到過去一千次, 但她也會遇著一千種不同的意外. 他不明白, 決定去到未來找尋答案, 開始了一段時光的旅程......

電影的內容令筆者產生很大的興趣, 尤其到了後半段天馬行空的部份: 人類在將來將經歷一次大災難, 有人逃到地底去, 有人在地面存活下來. 經過五十萬年的演變, 那些分開兩邊的人類已進化至兩種不同的生物. 地面上的人如獵物般躲起居住, 躲避那些來自地底種族的獵殺. 男主角因意外來到這個世界, 決定帶領那些地面的人起來反坑, 但當他為救一位族中女孩而深入虎穴時, 他遇見了那位地下種族的領袖......那位充滿智慧的領袖, 幾句說話便解答了男主角心底裡的疑問.......也同時令筆者深深震驚.

“我知道一個你心底最困擾你的問題, 那恐怖的兩個字: What if?”

的確, “如果”兩字是可怕的. 它可以帶給人無限希望, 也可帶人走進無盡深淵. 就如男主角一樣, 他抱着"如果可以改變過去......"製造了時光機器回到過去; 他抱着"如果在未來世界會有答案可救回她......"而去到未知的未來. 人有些時候, 實在是太執着於過去了, 放下不了, 以致走進了不歸路. 人有時也太自大也太理想了, 當男主角問:”你們為什麽要獵殺其他人類, 這是絕對殘忍不道德的!”, 那大奸角只是慢慢地答: "你以為自己是什麼? 你有什麼資格去批評這五十萬年來生物的自然進化?” 筆者完全意料不到, 短短幾句對話便這樣深入地探討了人類最深的缺憾, 令筆者對人性有了全新的解釋.

絕得一提的是此片的音樂, 實在令人聽出耳油, 筆者亳不猶豫便買了它的soundtrack, 其希望新生的意境正與當時在人生低谷中的筆者有著最大的共鳴, Dreamwork拍攝的電影特技是一流的, 那時光穿梭, 世界變遷的特技片段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到後半部, 即五十萬年後的世界, 其想像力也令筆者有深刻印象. 可能有些人覺得那劇節太荒誕離奇, 但那可是五十萬年後的世界啊! 又有誰說得準呢? 便由得編劇帶我們去天馬行空一番吧! 要是眼前電影的情節已是這麼執着, 還怎可以學懂”放下過去”呢?

那智慧奸角對男主角的解答, 也答了一直纏繞筆者很久的問題: "你為什麼一直想著"如果這樣......", "如果那樣......"便可令過去改變. 發生了的便是發生了, 過去的已成事實,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 便是簡簡單單的接受它, 放下它. 因為更重要的, 不是要改變過去, 而是憑自己的雙手去改變未來." 好好回想回味過去的日子便足夠了, 為什麼要這麼執着放不下呢? 要急着改變急着更正? 你真的明白過去一切的原委嗎? 天真自大的相信”原因是這個, 下次只要我更正做法, 那便成功”嗎? 各位讀者, 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將來吧!

那大奸角的一句話令筆者銘記在心:

“其實人自己便是一部時光機, 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是回憶, 帶我們去到未來的是夢想”


(附註: 友人將一段短片send給筆者, 很有點意思, 謹將短片"與上帝對談"送給各讀者: 請按此)

02:25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1)

2005年12月13日

“同志少年殺人事件” --- 一部發人深省, 探討人類良知的紀錄電影


前陣子在同志電影節看了”優之良品”的惡夢還盤迴腦中 (相信和筆者一起看的Peter會更有同感~哈!), 發誓在近期都不會再看這類破格的冷門電影. 但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近來找尋Christina Ricci電影的旅程中, 在HMV百無選擇下卻找到這部她有份演出的電影: “同志少年殺人事件” (Christina很多前作真是冷門得可以, 連在HMV也找到不多, 真是貴精不貴”俗”~). 沒辦法, 是自己的女神無理由不捧場, 昨夜一看, 深感震撼, 成為筆者近期看過最感觸的電影.

由HBO拍攝, 是真人真事, 整部電影是根據近200多次與當地人訪問改編而成. 所講述的, 是發生在1998年美國一個寧靜小鎮Laramie的悲慘故事. 一九九八年十月六日, 一名平凡的大學生Mattew Shepard被兩名只有廿以及廿一歲的年輕人毒打至死, 原因只有一個: Mattew是同性戀者. 事件令美國全國嘩然, 結果該小鎮便成為著名的仇恨之都. 這部電影便是模仿紀錄片的拍攝手法, 主要以五位主角以及鎮上居民的對話為主, 影片拍得平實有力, 慘劇的細節在追查下一步一步地清晰, 逐漸發現在這個道德的難題上, 原來人是可以這樣殘忍, 這樣地失去人性. 兇手本身固然是罪大惡極, 但人類守舊的思想比起來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停對那少數人進行殘酷無聲的逼害! 例如片中部份反對同性戀的”衞道”之士的言論更令人嘔心, 真是令筆者差點忍不住拍案大駡!

同性戀自古有之. 但西方自從當年神聖羅馬帝國開始尊崇基督教後, 其社會一直視同性戀為禁忌, 整個中世紀均是由基督教以及其相輔相成的封建帝制共同統治. 儘管在十八世紀尾聲, 一場震古爍今的法國大革命爆發, 在”自由, 平等, 博愛”的旗幟下, 打破思想枷鎖, 為人類文明踏進了一大步……但最後依然要等到科技資訊發達的今天, 同性戀者才開始受人公平對待.

筆者自己也是喜好女色, 也是不同意同性戀, 但卻不禁要為人類這樣沒根沒據地, 長達千年地殘殺逼害異己而感到憤慨難過. 筆者不禁要對那些手執”聖經”, 自以為是”正派”的”衞道”之士大聲問一句: 耶穌基督在二千年前, 以神的兒子之尊, 也以謙卑寛恕的心去拯救那人盡可夫的妓女, 你們凡夫俗子算是什麼?! 這個世界除了耶和華之外, 是沒有人有特別權力去剝奪別人的人權自由, 便是不同意也需互相尊重. 筆者不是基督教徒, 在末日審判時注定要下地獄, 但筆者倒是很樂意帶著那些自以為可以上天堂, 守在耶穌腳下的敗類一起共赴地獄的.

好像有點離題太遠, 但請各讀者原諒筆者的義憤, 如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過: 「正義有時是憤怒的.」. 說回電影, 不能不提的是導演的剪接以及駕馭劇本的功力, 這是因為電影以人物訪問為主, 一共出場的角式有多達六十多個, 但筆者在個半小時內卻看得順暢自然, 並沒有混亂的感覺, 無疑出色的剪接是功不可沒的. 至於內裡很多發人反思的對話, 則使筆者深深感受到導演編劇的用心良苦, 他們沒有說過一句判斷性的說話, 只是平實地引導觀眾自己面對自己的良知, 由觀眾自己的良心判斷. 無論你是否同意同性戀, 只要你還有一點血性以及憐憫之心, 筆者深信這部電影一定都會打動你的.

這部電影有很多大明星演出各個配角(當然包括我的女神, Christina Ricci, 飾演受害人的朋友), 帶給筆者不少的驚喜. 而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 是在法院判刑當日, Christina以及數名受害人的朋友, 身穿天使的純白長裙, 頭戴金色荊棘冠冕, 在背上撐開一對白袍大翼, 一同以背面圍着那些在法院外示威的那些衞道之士, 流着淚, 不發一言.

好一幕人類良知的表現!


(附註: 1998年此案發生後, 美國舉國震撼, 當時在位總統克林頓發表講話並敦促國會盡快通過"仇恨法案"將其納入國家憲法, 但在保守共和黨反對下最終失敗, 筆者深感人類文明進步實在舉步為艱. 此片於2002年奪美國人道主義奬, 獲柏林影展特別提名以及成為辛丹士獨立電影節開幕電影.)

04:40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09日

在孤獨中, 遇愛, 被愛, 自愛---談電影”水牛’ 66”


近來不知怎的, 筆者瘋狂的愛上了一位女演員---Christina Ricci. 相信香港觀眾唯一對她有印象的, 便是在數年前那部電影”無頭谷”中, 那位美艷動人的少女主角. 其實筆者在那時已經很喜歡這位女演員, 不過淡忘了一段時間, 前陣子重看”無頭谷”, 便不能自拔. 就像本身很喜歡一種酒, 忘記喝掉放在櫃裡, 幾年後突然記起再拿出來品嚐, 這段時間的發酵只會令酒更香醇無比, 使人難以抗拒.

Christina Ricci是一位很有性格, 很會選擇劇本拍戲的女演員. 所以在她所演出的39部電影中, 除了”鬼馬小靈精”, “愛登事家庭”以及”無頭谷”外, 其餘的相信很多香港人連聽也沒聽過. 不過在筆者這位”有心人”四處找尋下, 還是找到其中不少的電影, 包括這部叫”水牛’ 66”的電影.

這是一部低成本, 導演Vincent Gallo自己自導自編自演的獨立電影, 在那時亳無知名度的他, 膽粗粗的將剛寫好的劇本寄給Christina Ricci, 想不到她一口答應演出. 在筆者看後, 深深偑服她的選戲智慧. 在電影的一開始, 便看見白雪茫茫中, Billy(Vincent飾)在監獄中走出來, 四顧茫然, 不知何處去, 結果便在監獄外的長椅上睡着了; 睡了一會, 便走回監獄問那位獄卒: “請問有洗手間用嗎?”……這位男主角放了監出來, 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去洗手間, 擄走一位女孩假扮自己的妻子見見父母以及報仇”. 結果, 他擄走了Layla (Christina飾)……開始了一個出人意表的故事.

此片的鐘頭運用非常特別, 令人最深印象的, 莫過於那場Layla在男主角家中與他父母吃晚飯的一幕. 使用固定的舊式鏡頭角度拍攝, 令觀眾只集中在主角們的對話以及其表情, 別具平實的個人風格, 而那不少突如其來的回憶鏡頭, 則在平實中加了不少趣味, 往往令人捧腹不已. 在槍殺時的定格鏡頭, Layla的tip tak舞以及那充滿懷舊色彩的歌舞等等, 配合着劇情的高低突然出現, 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男女主角的演出是不可不提的. 兩個都不是俊男美女, 反而有點奇裝異服, 在低成本沒有任何特技花巧下, 會憑劇本的奇情以及演員們的演技支撐整部電影, 特別的拍攝手法則令人看後留下有力的印象, 突顯了導演的個人風格.

劇情不斷推進, 當更多Billy的往事被知道後, 觀眾便會突然明白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 受盡傷害. 但Layla這個女孩的出現後, 卻令他的人生在24小時內180”轉變過來! Layla被擄後不單沒有反坑掙扎, 反而半推半就送上門, 而且戲假情真! 寂寞的他抱着一死的念頭去報仇, 但孤獨的心突然遇上愛情, 突然間天堂地獄, 連筆者也給劇情殺了個措手不及!

究竟突然遇上真愛, Billy能否接受, 在一心求死報仇下如何被愛自愛呢? 相信看這部戲的觀眾在尾段時都會突然意識到, 在這個奇情故事的背後, 原來導演想表達的, 便是愛情的力量, 是遠遠你不能想像的.

Christina, 我真是愛死你了~~~

(附註: 此獨立電影於1998年奪得西雅圖, 佛羅里達州電影節, 美國國家影評協會以及歐洲影展多項大奬, 此片也成為導演Vincent Gallo的成名作.)

01:55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