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27日
異族風情---港男的新希望 ^o^
是關於韶關之旅的最後一篇文章了. 輕鬆一點, 說說女孩子吧~

“那你現在沒有拍拖嗎?”
“啊~~沒有啊~~”
“多久了?”
“近兩年了.”
“這怎麼可能嘛~”
“在香港這不是什麼特別的啊~~^_^"""~~所以現在"北望神洲"嘛~~哈哈, 你有什麼好介紹嗎?”
“有啊有啊, 遲點我要和她們一起去四川, 你也來嗎?”
“嘩......= ="......說笑說笑而已~~”
“你們香港的女孩子是怎樣的?”
“um......比較獨立吧. 絕大部份都出來工作自己賺錢, 早已不會依靠男人ga la. 所以拍拖是隨心情感覺, 不太喜歡有什麼責任拘束. 經常換男友是很正常的, 美其名是"性格不合, 等待至愛的出現"; 實際上是喜歡則來, 無feel時便不喜則去......um......會比較遲婚吧~~~坦白講她們很多甚至認為結婚不太必要, 反而認為不應在青春廿多歲時便綁死一個男人. 不論感情, 財政都很獨立."
“那好像男人是無關重要似的~”
“哈哈,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啊~~”
“我有點接受不到啊. 一個女人不論怎樣也該給男人留點面子吧~~”
“哈哈~~~~我想你還是不太明白吧......^_^"""”

說話至此, 筆者不禁心想如果筆者的前女友有她一半的想法, 筆者也未必會弄至如斯田地, 安都瑞爾也應該不會出現......
這便是那位隨同筆者旅行的新疆女孩的一段對話了. 各位讀者能從中對這異族女子的觀念略知一二嗎?

在這次旅程除了對中國地方的所見所聞, 地方人情也是有所體會的. 而最特別的, 莫過於是那位新疆女孩子了. 在香港所認識的女性朋友, 大多是貫籍廣東, 便是其他貫籍的(如上海等), 絕大部分也是香港土生土長. 最近除了在地鐵看見那些自由行同胞外, 也真的很少認識其他省份的朋友.

1.) 首先給筆者第一個印象的是, 在她的世界裡, 男女是互相依賴的. 女孩總要嫁人, 男孩也總要娶妻, 對她來說拍拖是踏入廿歲後生活的一部份, 就如呼吸食飯. 基本上她是想像不到獨身主義是什麼東西~
2.) 其次, 出乎意料地, 她覺得男女的地位相當平等. 男追女, 女追男是一樣的, 最要緊是快點找到另一半, 接着便兩個一起捱世界了.
3.) 第三, 她對男人的容忍度明顯較大, 可以接受少許的大男人主義, 但當然, 如男人太過份, 她可是會立即"反面"的.

4.) 第四, 比香港女孩更相信"天造地設", 認為如真的不合便應盡快分手, 但只要拍拖拍了一段時間, 那麼問題不大便算了, 都"老夫老妻"嘛~.
5.) 第五, 不論男人怎樣不對, 也會對他留有餘地, 面對着外人時尤其如此.
6.) 第六, 比較率直, 有問題便說, 很少會作出"玉石俱焚"式的災難性分手決定.
7.) 第七, 也是最重要的, 便是對另一半的要求真的不太高, 簡單一例: 她竟然覺得筆者這樣一個"條件出色"的男人至今依然單身, 感到難以置信.


哈哈, 不過是筆者因為在這次旅行遇上一位異族女士, 引發的感想罷了, 絕不是將女孩子"貶港揚外". 只是各男性要是在香港"走投無路", 真的不要太絕望, 始終中國地大物博, 地方有別, 女孩子實在有很多不同種類, 總有一個會適合自己. 而更令人驚喜的是, 她們不論內外的質素, 筆者是可寫下"包單"保證的. 香港現在已經回歸近十年了, 各位男讀者, 筆者建議你們也真的應該有一個國家的觀念, 大一點膽子, 背起背包, 乘火車遠去冒險一下, 感受一下自己國家的"異族風情"吧!

寫文至此, 筆者不禁也望了一望在二架牀上的旅行背包, 也許......真的需要出門自己尋找吧......哈哈, 至少是一個希望吧~
(後記: 跟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 2005年, 成功申請無結婚紀錄證明書 (目的為到內地結婚) 的男性為8,100宗, 女性為2,200宗; 而在香港登記結婚, 配偶為內地人的男性為16,800宗, 女性為2,700宗. 各位男讀者, 看來已有很多先鋒分子勇闖神洲大地了~~好好考慮吧~~)
2006年04月22日
韶關之旅的所思所想

筆者發覺, 在新的作息開始剛剛開始時, 身體的適應彈性是很大的. 但當一段時間過後, 新生活持續時, 身體便需要作根本性的適應. 好像筆者約一個月之前, 接受了新工作, 由舊生活的凌晨四五點才睡改變至朝九晚五時, 開始第一個星期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覺很疲憊. 但在接近一個月後的今天, 筆者已感覺到身體作息需作很大的調整, 特別累人. 是故這幾天也真的大睡特睡, 連原本的小生意也處理不了, 不用說什麼寫文登文了.
疲累持續, 但相信真正適應了後, 筆者便會回復正常的.

接着上一篇韶關之旅的描述文章, 這篇要寫的, 是對行程中所見所聞的感想.
韶關接近廣東省最北邊界, 鄰近湖南. 在中國改革開放後, 廣東省一直是其開放進步的龍頭, 內有鄧小平親自欽定的深圳經濟特區, 以及香港這個馳名海外的國際都市. 結果短短廿年間, 廣東省便成為整個世界的工廠重鎮, 遠在冰島超市所售碗碟, 也是"Made in China"的.



筆者一向是中國前景的樂觀擁護者, 這是事實, 但筆者最後在這裡想說的, 反而卻是一個很大的隱憂: 貧富懸殊.



2006年04月18日
廣州北部之旅: 韶關

終於為"老劉遊記"寫下第一篇文章! 畢業後顛簸不穩的生活, 現在總算安穩起來. 政府工作順利, 創辦的小生意也在穩定發展. 廿歲開頭, 事業開始了, 幸好兩邊工作已過了艱難的第一關 (創業以及面試加入政府), 自己又是單身寡人, 在假期之際, 便可以放下工作, 出外遊歷遊歷了.
筆者出外旅行, 不是為了娛樂休閒, 而是期望擴濶自己的視野, 增加人生的體驗. 換言而之, 是儘量去一些只在自己年青力壯的時候才可去的地方, 也就是自己乘火車飛機, 自己安排行程, 自己找旅舍找三餐. 一個背囊, 一個相機袋, 一張地圖, 一雙運動鞋, 出門長揚去也.

所以如無意外, "老劉遊記"中記戴的, 便是筆者在神州大地的經歷. 而第一站的, 便是有"中國紅石公園"之稱的韶關.

第一次自助旅行, 不敢走遠, 便選了在廣東省最北的地方試一試. 清晨6:30與方包出發過關, 可是經驗始終不足, 在深圳火車站買不到如期的早上9點多往韶關的車票, 便買了下午2點多的. 沒辦法, 唯有在深圳遊玩一會吧. 與當地上班族共同吃着地道飽子薄餅早餐, 便往新書城逛一逛. 新書城規模比舊的大得多, 新得多, 明亮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新書城會提供座墊, 供讀者坐在地上看書, 筆者當然"入鄉隨俗"了. 在一間東北食館吃掉午飯後, 便登上火車出發.



第二天在附近的小店吃完早餐, 稍為找尋便乘當地車前往丹霞山: 中國紅石公園. 入場費$123人民幣, 是有點貴的. 丹霞山是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由紅色砂礦岩構成, 以赤壁丹霞為特色. 其中陽元石, 陰元石, 錦江長廊, 長老峰最為著名, 並保留了眾多的人文古寺, 摩崖石刻, 是故有"嶺南第一奇山"之稱. 景區範圍廣濶, 各景點分散各處, 筆者和友人花了整天走那窄長山路看完一處接着一處. 奇石奇山奇景, 文字很難描述, 但拍下不少相片, 已將精華上戴至blog, 各讀者可在其中略窺一二.



隨後在廣州逛了上九路步行街, 整條街邊都建滿了特色的20, 30年代的西洋建築, 暗地裡訴說着中國民初時被列強侵占的悲傷歷史. 有趣的是, 其實時至今日那裡也是被西方"侵占"的, 只不過角式換了點, 由軍人變了麥當奴以及肯得基罷了. 我們在那裡吃了馳名的南順雙皮奶以及牛什大排檔. 滿足口腹之慾後便前往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墓園, 看看那些紀念革命先烈的雕塑青墳.

結果用了復活假期的前三天, 共花了六百大元, 便遊覽了廣東省北部的風光. 回來, 筆者滿腦子想着的, 便是下一個目的地了.

(註: 旅行相片已上戴在旁. 這篇文章只是簡單紀錄, 就遊程中的所思所想, 那新疆女孩的事情, 筆者是會在下兩篇文章跟進的. 在此謹多謝方包, 阿桃以及張媛小姐 (<-- 那新疆女孩)的全程相陪照顧; 同時特別多謝Rebecca, Burnman在筆者遊歷期間協助筆者維持小生意的運作, 讓筆者放心旅遊! 謝謝! 謝謝!)
2006年04月09日
在極端上遊走
首先要同各位讀道一聲歉, 因為已近一星期沒有上戴文章了. 不是偷懶去了. 是有了新工作, 需要時間適應一下新的作息時間.

在過去筆者的文章中, 均隱隱然顯示出筆者的人生觀較傾向老子的"物極必反, 陰陽相生相尅"的道家觀念, 主張在複雜的世界間找尋平衡, 奉行"中庸之道". 但必須強調的是, 這只是為人處世的大慨準則; 在筆者的思想方面, 筆者是喜歡從極端的角度推展思考的.
一般的意見認為, 極端是一件不好的東西. 其含意幾乎等同罪惡一樣: “極端恐怖組織”, “極端異見份子”, “極端原教旨團體”, “極端民族主義”......是令人聯想到暴力, 流血, 野蠻, 恐怖的詞語; 一見"極端"兩字一出現, 幾乎不用再聽下去便界定為"是壞的事", "是不好的事".

的確, 陰陽相生相尅, 形影不離. 有好便有壞, 有多好便有多壞. 大正義的事背後必有大犠牲; 大罪惡背後必有大道理. 凡是在物化的世界裡, 不論有生命的 (人, 動物, 植物...), 沒生命的 (高山, 深谷, 四季...), 冥冥中均是依循"一體平衡"的制度運作. 除了一種東西例外, 那便是思想.
因為思想依附靈魂, 而靈魂, 並不是可以物化的.

“極端”便是一例. 各位讀者, 請暫時放下你所有的觀念約束, (例如那些仁義道德等等……) 讓"思想"自由一下吧.

但如我們能從極端中立論出發, 在思想的旅途中, 往往會有驚人的發現.


一些複雜的問題, 如能大着膽子, 由極端的想法開始思考, 其實是能幫助我們繞過很多"觀念"的沙石, 走一條思考的"捷徑", 幫助我們有效率地理解問題的重心, 以及全面地知道問題的真相. 讓我們更快掌握影響問題的不同重要因素, 從而更能準確平衡各方, 作出較為客觀中庸的決定.

一個美妙的平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