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6年11月11日

從"金髮女郎之戀"看捷克新浪潮

medium_blonde_in_love_1.jpg

法國新浪潮固然在電影史的長流中投下一顆大石子, 激起的浪花影響了往後的電影發展, 但其浪頭過後, 所遺下的餘波也是不能忽視的. 就好像緊接着法國新浪潮出現的德國新浪潮; 以及在"布拉格之春"時期出現的捷克新浪潮.
medium_blonde_in_love_13.jpg

捷克, 一個東歐小國, 地理上夾在西邊的德國及東邊的俄國之間, 自古以來, 一直受到東西兩大民族的文化及政治衝擊, 這個邊緣小國中, 其患難文化, 隨時國破家亡的觀念彌漫在整個捷克的國土. 也許就是這種獨特的背景, 捷克造就了豐富的文化創作氣氛. 在歐洲文化史中, 捷克大師人材輩出: 文學出了一個近代小說之父卡夫卡, 電影則出了一個捷克新浪潮.

medium_blonde_in_love_2.jpg六十年代畢竟是電影的美好歲月, 這股風氣隱隱然始於五十年代, 捷克電影界開始跟官方的社會寫實文藝路線大唱反調(文壇與藝圈亦然). 到了1963年, 猶如1959年的法國, 捷克新浪潮導演陸續拍出了首作, 如驚雷震驚國際, 此後每年的國際影展, 例必一部捷克傑作捧走大獎. 捷克電影成了一個現象:"大街上的商店"及"嚴密監視的列車"先後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親密閃光"成了奇斯洛夫斯基的十大至愛; 偷運出國避過一劫的"消防員舞會", 給杜魯福買下版權. 捷克電影從此跑進了世界電影版圖.

medium_blonde_in_love_3.jpg法國新浪潮打著反傳統的旗號, 捷克新浪潮卻不, 那是老中青三代導演走在一起,去回應當前社會與政治現實. 其新浪潮電影的內容均無獨有偶地諷刺當時的蘇俄共產政權, 以新進導演科曼, 曼素, 齊提洛娃等為首的一班年青人, 對當時共黨社會作出不遺餘力的批判. 就像"消防員舞會"便被共產政權列為"永遠的禁片". 他們的風格各異, 就像最聞名的科曼率先走到街頭拍生活, 用攝影機凝視尋常事物......筆者前陣子有幸於UA朗豪坊欣賞了他的一部作品: "金髮女郎之戀"
medium_blonde_in_love_7.jpg

故事是這樣的: "小鎮上女多男少, 寄宿的金髮姑娘安杜娜渴望愛情, 她不愛愛她的湯達,她愛的鋼琴家米爾達卻只想跟她上床. 一個周末下午, 她毅然走訪米爾達, 接待的卻是米爾達的父母, 他們讓安杜娜在兒子的房間度宿, 愛情夢回歸到現實去, 這一晚她思如潮湧……"
medium_blonde_in_love_6.jpg

看似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但科曼其中一個最特別之處, 就是他擅長從熱鬧喜劇的角度來看緩慢流動的人生, 就像片中那幾位女生參加軍隊歡迎舞會的一幕便可盡見功架; 貌似機智幽默, 但其實處處是新與舊, 個人與集體的自覺寫照. 影片細節豐富, 很窩心, 每格畫面都經過細心觀察. 另外影片內容很低調, 毫不造作, 突顯出黑白──沒有高反差、沒有戲劇化的場面, 令觀眾注目於優越的演出與故事. 攝影、構圖、燈光等也無一不是出自大師手筆. 值得一提的是, 此作炮製捷克銀幕的首個裸體, 也成了新浪潮破禁的一大象徵. 真的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呢!

medium_blonde_in_love_9.jpg最後此片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以及丹麥影評人大獎最佳歐洲片, 並與"黐孖菊"雙雙打入法國"電影筆記"的最佳電影榜. (右圖為當年拍攝"金髮女郎之戀"的科曼)

現在觀看這部約近五十年前的舊片, 不禁有明日黃花的感覺. 但當時捷克國營影片儘管是行共產政權, 但倒不是高壓控制, 甚至可以說得上是自由開放, 而當年的民生從片中可以看到也是不錯的, 好像片中常見的情色牀上戲以及飲酒作樂, 中間又夾雜不少大膽鏡頭, 輕輕狂狂, 可見當年的拍片不大受到限制, 自由倒大的. 重看米路斯科曼的"金髮女郎之戀", 描寫工廠妹的「失身」初戀, 其細緻實感和人情妙趣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相比科曼的其他影片(如"消防員舞會"), 其政治諷刺味道明顯減少很多, 反而着重當年年青人的感情刻劃.

medium_blonde_in_love_10.jpg捷克新浪潮(1963-1968), 可能不如法國新浪潮(1959-1964)般名聞遐邇, 但在世界電影史上地位卻毋庸置疑. 法國新浪潮的中堅都是終日泡法國電影圖書館, 喝電影的奶水長大的影癡. 捷克方面也不遑多讓, 米路斯‧科曼, 齊媞洛娃, 楊‧南米克, 伊里‧曼素等旗手都是捷克電影電視學院(FAMU)科班出身. 除科曼較早畢業外, 他們在校期間都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 而那正是電影史的黃金歲月, 可以一天內連看奧遜‧威爾斯, 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和高達的傑作. (左圖為科曼近照)

medium_blonde_in_love_5.jpg杜魯福和高達等人最初在"電影筆記"寫影評, 炮轟主流法國電影, 然後身體力行, 四處借錢拍攝短片磨練創意. 捷克的FAMU收生十分嚴格, 卻提供了充足的訓練和條件, 逼學生們拍短片交功課, 畢業作更須是中篇作品, 他們的長片首作往往已十分成熟, 甚至一鳴驚人, 也便不足為奇了. 這也幾乎是所有共產國家電影學院的慣例, 八十年代中國新電影的旗手, 所謂的"第五代導演"亦都是北京電影學院1982年的畢業生.
medium_blonde_in_love_12.jpg

1968年布拉格之春提出"具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 捷克電影亦發展至極盛, 五年間湧現佳作六十餘部. 但同年八月, 五千蘇聯坦克壓境, 將這朵璀璨的新浪潮之花壓破. 捷克新浪潮雖成歷史, 但卻等同"一切皆可能"的電影辭彙, 其不流於形式框框的生氣與勇氣, 對電影的熱切與盼望, 令他們的作品永不過時. 新浪潮其後另覓他地開花, 科曼, 巴薩與雷米克等人先後到了美國. 而科曼更繼續拍下"飛越瘋人院"與"莫札特傳"兩部經典.

17:50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