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1日
維吉爾的靈魂: "但丁俱樂部"


於是維吉爾帶領他穿過地獄, 煉獄, 然後把他交給他一生單戀著的女子靈魂, 與她一起遊歷天堂, 一直到達上帝的腳下.

在現今的西方文學中, 但丁的"神曲", 莎士比亞的歌劇以及歌德的"浮士德"齊名於世, 堪稱文學界中成就最高的三部巨著.

不要小看小小的好奇, 因為它能令你無懼於一萬四千多行的長詩, 由第一句開始攀爬, 越艱難越起勁, 直至站在峰頂上, 俯瞰下來, 才突然驚覺自己已經完成整個旅程.


在但丁的聲譽被破壞殆盡之前, "但丁俱樂部"的成員決定與兇手展開一場文學上的競逐, 看看是兇手快一步執行兇案, 還是學者們快一步阻止其發生......

此書與一般懸疑追兇小說最大分別的是, 其作者明顯是文學高手. 不是說其文筆如何出神入化, 或是其故事結構如何嚴謹細緻......筆者這樣認為, 主要是因為其故事內容包涵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 有普及熱門的, 也有學術冷門的, 內裡的引經據典均有板有眼.
坦白說, 一部描述當年文壇翿楚, 以但丁"神曲"為中心的懸疑故事, 若是少了一點文學知識也難成其事. 揭開封面內頁, 是的, Mathew Pearl正正是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最高榮譽畢業的.


一舉撥開但丁"神曲"的深奧迷霧, 在懸疑追兇的背景下, 啟發讀者對"神曲"的好奇. 於今時今日, 文學被喻為"無用", "沉悶"及"艱澀"的時候, 這種引子是非常難得的.

除了對"神曲"的介紹, 此書最大的特色, 便是詳細描畫了十九世紀的美國文壇情況. H.W. Longfellow是當時的頂尖詩人, 也是第一位享譽國際的美國詩人, 他與J.R. Lowell及O.W. Holmes均是當年風雲萬變的美國文壇中, 支持改革的中堅分子. (上圖為H.W. Longfellow肖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此書作者雖是現代人, 但卻清楚掌握美國十九世紀時的社會生態, 對其細節每每有令人訝異的仔細描述, 真的是長時間收集資料的結果了. 當時社會對美國第一批黑人警察的歧視, 意大利裔移民的悲慘生活.....其中對內戰剛結束後, 社會及退役軍人所受的創傷尤其描畫出色.

單單就這點來, 這與筆者前陣子所讀的"西線無戰事", 從一個小兵去看一次世界大戰, 視角方向是極為相似的.
每一宗兇案背後, 都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罪行, 是但丁所描繪的"罪"與"罰"的世界中, 不可饒恕, 需受永恒懲罰, 根自人類罪性的罪行. 相比起兇手的手段, 每個受害者背後的罪行更是可惡, 看似岸貌道然, 實則無良無知. 但丁在地獄行中遇見的, 便是一個個像這樣的罪人.

各位對文學還有一點點與趣嗎? 還想從中學到人類文明一點點的精筆嗎? 對但丁的地獄旅程有一點點的好奇, 對其想有多一點點的認識嗎? 那不妨拿起這本"但丁的俱樂部"看一看吧~ 因為它猶如維吉爾的靈魂一樣, 令讀者在"艱深", "高階"及"沉悶"的三頭猛獸阻嚇下, 引領各位走另一條路, 進入但丁光芒四射的文學世界.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