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14日
香港罕見的"逼宮叛變": 九鐵事件

筆者很少會即時對熱門事件作文章回應, 因為各大電視報紙作出的評論成千上萬, 雞嘴鴨舌一番. 搜集資料需時, 筆者寧可慢工出細貨, 也不願順着熱潮濫竽充數一番. 各位讀者自己也應有獨立的思考, 千萬不可對着那些千多二千多字, 看似"合情合理"的評論盡信. (包括筆者寫的東西.)

簡單一點來描述, 這是一次計劃周詳, 看準時機, 拿揑準確的大膽行動. 本以為香港人只懂弄些雞毛蒜皮的小權小術, 但這樣甚有歷史格局的大型政治風波, 筆者是另眼相看的.



自古以來, “兵變”, “逼宮”者, 十之八九均是出現在國家危難, 或中衰覆亡之時. 而現在九鐵正值"多事之秋, 危機之時", 果然便引起軒然大波. 最終的原因, 便是兩鐵合併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後的成績是: 在地鐵九鐵同樣的營運正常收入虧蝕下, (地鐵被東涌, 機鐵線拖累; 九鐵則是西鐵, 馬鐵虧損), 地鐵仍能憑地產收益賺逾80億, 而九鐵則因早年管理層的錯誤決定 (放棄地產項目) 而至今仍然財政緊拙. 很明顯, 趁着兩鐵合併的機遇, 九鐵需要徹徹底底的改革.




令次事件的發起人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73年美國理科畢業, 77年拿了MBA, 加拿大註冊會計師, 83年加入九鐵, 服務廿多年, 算是楊官門下的老臣子了.
在本年一月時他說過: “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公司文化, 不能單靠"由上而下"的改革, 而是要得員工認同"由下而上"地進行”

可憐的黎文熹自以為做了"烈士", 公然開罪委任田少的特首. 雖說他連同那六位高層已本着"被抄家"的決心, 但在特首"強政勵治"的方針, 錯估公眾反應下, 這次行動必然失敗告終, 黎生的政治火喉還是遠遠不夠......唉~多讀幾本歷史書吧.

2006年03月10日
令人怒極而笑的政府: 西九奇案

駡完自己, 是時候駡一駡別人了.
筆者要駡的, 也是筆者最喜歡駡的, 是我們的政府. 一朝為官, 要是沒有本事, 便註定是要給人駡的. 覺得委屈嗎? 做官從來便是辛苦, 便是委屈的. 那些傻小子以為進政府做官員前途便一片光明, 不要說笑了, 少一點本事也不行. 制訂政策, 牽涉到社會各方利益, 壓力之大, 難以想像, 越是民主的社會便越難當官.


眉精眼企的人相信一看, 便知筆者以上說的是特區的教育政策. 但筆者今天想說的, 是特區的西九龍發展計劃. 曾特首, 許仕仁司長, 請不要以為耍少少政治技巧, 趁着二月底時, 新聞焦點在禽流感 (2月頭開始) 以及財政預算案 (2月22日), 草草宣佈西九計劃推倒重來 (2月21日), 便可逃過老子的"法眼". 筆者偏偏便要在這個全香港都差不多忘記 (又不至於完全忘記) 的3月9日, 花千多二千字慢慢細談這個計劃推倒重來的失誤, 讓大家回憶回憶一下吧.

(荒謬! 筆者雖稱不上博學多材, 但對中國歷代明爭暗鬥, 深謀遠慮的政治技術; 西方風起雲湧, 激烈多變的政治技巧素有少少研究, 這兩個混蛋耍這些低劣的注意力轉移便可暪過老子?! 筆者還用在此執筆寫文的嗎?)

八年的工作, 現在推倒重來, 究竟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各位小市民, 就讓筆者慢慢地告訴你吧.


文委會那裡去了? 原來經過三年的”研究研究”, 03年中它終於提交了報告, 作了點建議.



政府領導層, 立法會等, 行政立法為了各種政治考慮推來推去, 擾攘了八年結果從頭來過. 十八世紀政治學家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並不是這樣的. 從此事件可清晰看到, 這樣的政府以及立法機關, 其着眼點根本不是香港市民. 由始至終, 那不過是一場接着一場的政治角力, 無視經濟環境惡劣, 造成真正的勞民傷財.
回歸九年, 八年來西九龍那一大片的綠油油的草地, 背負了七百萬香港人的血汗錢; 呈現了回歸後, 香港政府, 立法機關那令人齒冷的爭鬥.

附註一:
劉Rex提提你: 那時正值前特首民望最低谷的時期, 97年的”八萬五”, 98年金融風暴, 樓市泡沫爆破, 99年嘛~~~是香港低谷中的低谷. 董生在這個時候或許想借一借這個”玫瑰園”, 扶一扶特區吧~~~哈哈!
2006年03月03日
從經濟角度出發: 看自由貿易以及”自由”的約束 (2)

也許是時候談回先前開始了的”自由貿易”. 如閣下這一刻還留在這裡看筆者的文章, 經過二個多月的動畫影評”轟炸”, 能”存活”下來而又有興趣看討論經濟的文章. 已充分証明了看觀和筆者一樣愛好文化, 電影; 同時也對現實世界充滿好奇心, 對研究身邊社會的經濟學抱不少興趣. 既然是筆者的志同道合者, 先讓筆者先飲為敬吧~




所以很簡單, 便是沒有世貿組織的存在, 保護主義也是不能持久的. 所以世貿組織的存在, 是另有目的的.

協助第三世界或其他弱小國家? 恰恰相反, 世貿組織的存在反而害苦了他們. 世貿組織無視了”自由”的約束條件, 打着漂亮旗幟: ”推動公平貿易”. 逼使更多弱勢國家開放門戶, “巧取豪奪”, 如同硬將一個輕量級拳手放上”公平”的擂台上和重量級拳手較量, 這不是公平的”自由貿易”, 那是搶劫.

在筆者眼中, 世貿組織的行動早已超過了它所應負的職權; 和聯合國一樣, 變成強國們為了爭取自己利益的漂亮門面工具. 這樣做下去, 自由貿易便失去當初的意義, 貧富懸殊只會越演越烈.

苦了的, 最終還是連想轉變適應都沒有時間的貧苦百姓.
2006年02月05日
見微知著, 從一小事看現今政府官員的質素

農曆新年剛過, 筆者在此補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 在新一年心想事成!
休息了近一星期, 筆者將繼續寫一些富有意義, 值得推薦的動畫介紹給小朋友或大朋友看一看, 繼宮崎駿的自然三部曲後, 筆者會轉一轉環境, 介紹一下美國動畫.

一理通, 百理明, 反而一些在別人眼中是雞毛小蒜的小事, 筆者卻不會因此輕視它們, 就是因為被人忽視, 反而更值得動筆分析. 以下便是令筆者訝異的小港聞: 無線電視申請直播足本版奧斯卡頒獎典禮, 把教育電視順延一小時, 但教統局以不符合公眾利益為由拒絕, 最尾最重要的一小時還是被逼腰斬.

什麼?! 這也值得寫成千字分析?! 是的, 這正是筆者正在做的.
筆者酷愛電影, 這是人所皆知的事, 對影界盛事重視是理所當然的. 以往幾年的奧斯卡也是這樣被腰斬, 筆者雖不高興但倒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但這一年無線電視特別申請, 竟然遭到教統局以這樣荒誕的理由拒絕, 那筆者便真的感到氣憤了. 其實每次明珠台皆會在當晚重播足本版, 但這一年特別申請全程直播, 為的並不是那一小時較重要的內容, 而是表示對這一次頒獎禮的重視.

筆者對中國十多年來的經濟奇蹟感到欣喜, 人民温飽國家發展, 但為了十多億老百姓的生計, 這根本是應該做的, 我們應該為了中國一年會有8%經濟增長而向外國人自吹自擂, 驕傲不已嗎? 請不要見笑天下了, 相反, 一位華藉導演, 帶着一身黃皮膚, 竟然可以在別人的土地, 以別人的文化締造一部文化傑作並受到當地人的重視, 猶如一位少林高手被一位華山劍俠以少林武功擊倒一樣, 實在心服口服, 那筆者便真的以身為華人而感到驕傲了.



就算是不提什麼"尊重少數"等等"扮偉大"的理由, 那特區政府一直主張的愛國教育總算是一個理由吧?! 不論成功與否, 難道一個華人憑一部傑出佳作, 在白人世界的文化殿堂競逐最高榮譽, 會比不上在電視不停播放"心繫家國"的音樂片段來得更令人以身為黃種人而驕傲嗎?!


(後記: 兩星期後教統局在一片批評中決定順延教育電視一小時, 唉...為官者, 立場飄忽, 後知後覺, 失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