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6年03月24日

貼心的音樂


在葵芳的pacific coffee打着文章, 一邊聽着浪客劍心的soundtrack, 一邊打字. 坦白說今天並沒有什麼特定的題目. 既然聽着音樂, 便談談音樂吧. 而談到音樂, 則不能不提電影.

筆者最初喜歡電影, 是因為父親的影響. 記得是小學四年級左近吧, 那時筆者還住在舊屋, 五百多呎住了一家四口. 小時候最期待的, 便是父親每逢星期六晚, 便會租LD (現在後生仔是不會懂得這是什麼. 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吧!) 回家在大電視播放. 那是客廳很小, 只有一張小梳化, 所以我們會拿出房間的牀縟鋪在地上, 關掉燈, 便一家大細一起看了. 最有印象的, 便是"回來未來系列", 父親故意三集分了三個星期六觀看, 害筆者足足等等了大半個月才看完. 還有是徐克的"梁祝", 看見楊采尼最後投墳殉情, 筆者很"女仔", "眼濕濕"地走回房睡, 臨睡前還對母親說: "他們好慘啊......"

長大後, 中四時認識Peter, 雙雙走堂去戲院看電影. 筆者那時14歲, 自己已肯定電影是畢生興趣了. 電影這東西很神奇, 是綜合了很多方面的藝術的. 好的劇本, 便容易連文學也喜歡; 好的影像, 便容易害上攝影的興趣; 好的配樂, 最後連音樂的喜愛也弄出來了. 各式各樣的藝術最終想表達的, 是人的感情; 最終想引起的, 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共鳴. 殊途同歸, 大家本是一源, 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今天不提電影, 只說音樂. 不用說筆者對音樂的興趣是由於電影配樂的. 筆者有點認為, 在眾多藝術之中, 音樂的表達是最貼心的.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文學的感情表達是一字一字寫作出來的, 是不停深入探討, 是深度的; 攝影的感情表達是一光一影組合出來的, 是不停刺激視覺, 是震撼的; 繪畫的感情表達是一筆一色地繪畫出來的, 是綜合了視覺想像, 是強烈的......音樂可以說是唯一一種完全脫離視覺的感情表達, 是看不到想像不了的.

一段描述革命熱情的文字, 會帶你進入革命的時代, 深深明白當時人們的觀念,價值, 感情; 一張革命進行時影下的照片, 看見人們慷慨就義的表情, 一血一淚的影像, 會給了你熱血的震撼; 一幅畫了革命社會的油畫, 那圖像刺激了腦中的想像, 無邊的想像力便帶你回到革命時代, 那感覺猶如在身邊發生般強烈. 但一首革命的歌曲呢? 如聽者不知道其創作背景, 便是作曲家盡了全力將自身的感情盡灌其中, 但聽者的共鳴出現與否, 可以說是全憑聽者的心靈能否出號入座. 既然一首歌的感情共鳴是全由自己的心靈出發, 那麼一定便是最配合自己的經驗, 最配合個人的價值觀, 是最獨特, 是最貼心的. 同一首愛情歌, 我聽出的感情便可以和你所感受到的完全不同.

這也解釋了流行音樂最能受大眾歡迎的原因. 大家各有各自己的"飲歌", 經常失戀的便喜歡悲情歌, 滿懷理想的便喜歡勵志歌, 其感覺是最貼心, 是最"自己"的. 懂畫畫的通常喜歡繪畫藝術; 做攝影的也多數醉心攝影藝術 (有例外嗎? 當然有. 你猜那些攝影記者全數都喜歡攝影藝術嗎?); 頻寫作的大部份出於文學的熱愛. 音樂嗎? 這是最多人喜歡聽, 而同時自己不是作曲家或樂器表演者也同時喜愛的. (便是好日不看一本書, 完全不懂相機怎麼用, 弄不清楚"蒙羅麗沙的微笑"是達文西還是畢家索畫的旺角"潮女", 她至少醉心於楊千嬅的"烈女"或鄭中基的"無賴".)

所以既然是談音樂, 便不能這樣只說不聽, 只有文字的描述是不具說服力的. 現在便附上兩首浪客劍心的配樂. 筆者深信儘管很多讀者均未看過該動畫, 但憑着那一個個音符的旋律, 自然會有最貼心的感情由心滲出. 各位看觀, 請吧!

曲一簡介: 明治官員遇暗殺, 劍心決心重返江湖. 一個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晚上, 劍心特別回去, 在道上和阿薰相擁道別.

podcast

曲二簡介: 阿薰思前想後, 決定自己把握命運, 去京都找尋劍心......在那裡, 他們重遇了......

podcast


(附: 詳情請參看文庫2006-2-12"罪與恕的十字疤 --- 談"浪客劍心" (電視版)")

16:50 發表於 生活隨想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