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23日
揭露文明的假面具: 談話劇"盲流感"

一直很想寫奇斯洛夫斯基的"紅白藍"三部曲, 但前陣子搬家, 人忙事忙, 只能兩星期才上載一篇文章, 加上加插了"搬家記敍錄"前兩集. 至今距筆者一口氣在戲院看畢三部曲 (當然是電影中心~) 轉眼間己是個多月, 很多細節忘掉, 看來要買碟補看才能下筆了.
遠的寫不到, 近的倒是沒問題的. 就好像個多星期前的話劇”盲流感”剛落幕, 筆者慕名而往, 有幸觀賞, 大着膽子試試寫話劇評論, 如有話劇行家看見此文, 還請見笑見笑.

不用多說, 第二天便購票進場, 結果該劇無與倫比的劇力以及其穿透人性的力量震撼了筆者的腦海.

首先必須要說一點, 話劇是藝術表現的其中一種方式, 是一個名乎其實充滿創造力及想像力的舞台, 而這兩點也正是一場話劇的靈魂所在. 好端端的一個人為什麼失明? 為什麼會傳得這麼快? 為什麼有一個人可以幸免? 為什麼又突然消失?……這些理性的問題, 如閣下在那兩個多小時內不停問自己, 那不過是付錢入場折磨自己罷了. 當幃幕拉開, 音樂開始時, 請將理性暫時放在一邊, 讓想像力帶大家"看一看"這個故事.

但當"盲流感"開始蔓延, 整個劇便由一個寫實生活迅速轉入一個奇異, 荒誕, 扭曲的世界, 這種寫實與荒誕的迅速交替, 令觀眾很快地建立既同情劇中人, 同時也有距離地監察並批判劇中角色的觀眾視角. 而唯一沒有失明的醫生太太, 更代替"健全的"我們進入故事, 參與這個集體失明的沉倫過程.

女孩說:"膽戰心驚讓人失明."
老人說:"這話說得對, 害怕讓我們失明, 害怕讓我們仍然失明."

然而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間復明了, 城市, 秩序, 文明也在一夜之間恢復了原樣, 那一段集體失明的經歷被集體遺忘了, 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這個奇情詭異的故事, 讓觀眾看見雙目失明時出現的人性, 更看清了自己, 也許我們很不情願, 但又無可迴避. 與舞台上一雙雙驚恐的眼睛對視時, 不禁令人想到: 我們沒有失明的時候究竟看到了什麼? 我們沒有失明時內心是否同樣有恐懼? 我們是否一直因為恐懼而逃避, 因為恐懼而"失明"? 究竟我們"恐懼"什麼呢?……

83年, 薩拉馬戈憑"修道院紀事"登上國際文壇, 多年來己經寫下多部小說, 包括極富爭議性的"耶穌基督的福音". 薩拉馬戈探討人性的本質, 善與惡等核心問題. 他的"失明症漫記"揭露文明的假面具, 這小說亦揭開了薩拉馬戈創作的重要一頁.
他繼獲得葡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奬卡蒙斯奬三年後, 於1998年獲頒諾貝爾文學奬, 成為首位獲奬的葡語作家.
2006年09月06日
搬家記敍錄 (中)

又過了兩星期......傢俱還未買齊, 便急急搬進新居, 開始將一些私人物品搬進居所.
到了這一步驟, 也就是需要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的物事, 這工序, 是繼買傢俱之後"另一鉅獻", 讓人頭痛不已. 涉及的, 是眾多的書籍以及影碟. 但在"漫長痛苦"之中, 總會有令人意外的收獲; 正如每當整理自己囤積己久的東西時, 總是可以發現不少令人遺忘已久的事......

當筆者在書架底層深處時, 駭然發現一本中一時的剪報週記, 看見當年的記錄評論, 一看之下真的啞然失笑. 細節不便詳述, 但讓筆者意外的是, 原來當年筆者的剪報淨說一些外國新聞, 對本地事件隻字不提. 想不到, 近十年前的本地新聞的內容, 連一個中一, 二學生也不會拿來剪報; 十年前是跳樓撞車捉小販, 十年後也是跳樓撞車捉小販, 唯一進步的, 是多了偷拍童黨家庭慘劇.

有時在將書本裝箱時, 總是會有一兩件小物事掉了出來, 其中有一件是令筆者繞有印象的. 記得在剛開始搬書時, 突然有一盒紅色小盒子從一本中六生物科筆記中掉了出來, 拾起一看, 不禁目瞪口呆, 那是一盒杜蕾斯三片裝什果味避孕套!!! 相信在筆者的房間中, 可以找到而最沒用的, 便是這個"小盒子"了.

筆者中學時因"長期單身", 在荷爾蒙分秘旺盛而又無處渲洩下, 造就出一副好色的性格, 滿口黃色笑話 (倒是創意可嘉的), "形象"可謂深入民心. 結果在中七生日的那天, 一班好朋友"為表慶賀", "合資"在惠康買了這件小物事, 結果弄致啼笑皆非.
往事如煙, 淡忘已久, 但此刻回想起來, 卻仿如昨日般趣味鴦然. 唯一可惜的是, 四年後的今天, 儘管情路上嘗試過高低起跌, 但"小盒子"依然"完整無缺", 不禁長嘆一聲, 實在負了當年一眾兄弟的期望.

說起情場事, 便不能不談在一個公文袋裡找到的幾張筆記紙, 已消失在記憶中的這幾張紙, 勾起的, 是是筆者最難以釋懷的一段往事. 儘管事隔兩年, 但執筆寫作的此時此刻, 那錐心刺骨的感覺還是隱隱由心向全身四散. 有些事情, 是應該忘掉的; 但重見這幾張筆記紙, 便深深明白這段往事己化成自己的影子, 永隨自己, 揮不去, 抺不掉, 忘不了......

其中最好的方法, 莫過於將其寫下來; 而寫下來的, 不是日記不是感想不是文章, 而是一句一句的手機短訊.


今天, 筆者看着這幾張筆記紙, 上面記錄了筆者與她相處最後的日子, 遺憾的, 是交不到她的手中, 筆記簿往後很可能不會再加上新一頁了......夜己深, 往事己成追憶, 唏噓過後, 輕嘆一聲, 將那幾張紙放進大盒子, 封了箱, 便這樣帶往新居去......

生活, 又到下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