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14日
論盡小貪官

昨天看見一段國內新聞: "湖南永州市因巴士加價而引發騷亂", 在香港不太引起注意, 筆者看後有點感想, 是故下筆寫之.


因為這個加幅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那便是現今中國基層貪官的質素.

從這次事件中可以見到, 這樣不經大腦, 明目張瞻地瘋狂加價, 幾乎可以肯定其貪污幹部的水平是何其低劣, 不客氣說一句, 便是讓他貪, 他也貪得比別人蠢幾級, 可以說是貪官中的敗類.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 他就是水平低才貪污嘛, 有水平的人怎會幹這樣的事呢?

筆者不想在此討論人的本質, 是故以下的文章將基於"人是自私的"的基礎上進行的, 如閣下不同意這個論調, 那便不用看下去了, 在此謹多謝閣下的觀看.



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 當國家發展經濟累積一定實力後, 便手起刀落去對付貪污問題.

是故筆者一直以來擔心的, 不是貪污的問題是否嚴重, 而是貪污的是什麼人, 以及其質素如何.

大家還記得英國霸菱銀行倒閉事件嗎? 也只不過是區區一個職員, 為了私利出賣公司, 最要命的是他教育程度高, 相當聰明, 結果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了結了一間百年老店.

既然貪污是發展的必然產物, 那麼當然是多點笨貪官比多點老狐狸來得好, 這也是筆者在看到報導後感到高興的地方, 對付他們始終容易太多, 有些時候甚至需要他們存在呢! 因為他們笨 (明顯教育程度較低), 只會貪小利, 目光短淺, 很容易弄出個大頭佛 (就像這次事件), 由於容易發現他們以及對付他們, 所以其實際對社會的傷害不大, 留他們繼續存在相信有二個原因:

2.) 政府上層的決策始終需要下層前線執行, 雖明知他們陽奉陰違, 從中取利, 但終不能每每見一個殺一個, 事情有緩急輕重之分, 尤其現在的中國政府坦白說也不太可能騰出手來應付這龐大的基層官員. 留著他們穩定局面要緊, 當然, 這也暗示著當有空騰出手來時......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內地判刑槍決的速度是全球知名的.

現在大陸民眾已對貪污情況累積了一定的怨氣, 相信這類小型衝突也將時會發生, 筆者也樂見這個現象, 因為這一切均暗示著這一大羣基層貪官的餘下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 這些衝突遲早會給予中央一個絕好的機會出手治貪. 沒有當年無法無天的四大探長, 又何來廉政公署出現的機會呢?

相比起貪污問題, 在中國將來的發展道路中, 真正的心腹大患, 其實是"貧富懸殊"
2007年03月13日
不是慰安, 是奴隸
昨天寫下"日本軍國主義復興的笑話", 今天再看見一篇相關文章, 寫得不錯, 是故在此引用該文, 希望各位能耐心閱讀:
"馬家輝 2007年3月13日
【明報專訊】所謂「慰安婦」問題何時開始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故事是這樣的﹕1990年初,美國洛杉磯KDED電視頻道播出一個名為《戰爭中的世界》的節目,一個移居日本多年的日本老兵受訪,他已經了商、發了財,但仍未立品,對於戰時舊事,娓娓道來,不僅全無悔意,反而眼神猥瑣、語調輕狂地表示,「皇軍」在戰爭初期之所以取得勝利,理由是得到韓國「慰安婦」的照顧和開解,她們支持日軍作戰,是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狂言一出,再經美國報紙轉述,立即招來韓國婦女團體的激烈抗議,並把矛頭直指東京,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戰時強徵或欺騙婦女為性奴隸之暴行,但日本政府嚴辭拒絕,駁指「沒有任何官方文件證明充任『慰安婦』是強迫行為」。 翌年8月,67歲的韓國老婦金學順流着眼淚、站出來指控日本說謊﹕「我就是一名被日軍強制賣春的『慰安婦』!」
金學順的怒吼、韓國女人的怒吼令戰時性奴隸的悲慘景况浮上歷史水面,由之有了連場官司訴訟,也有了1993年的具有所謂道歉性質的「河野談話」、有了1995年成立的具有所謂賠償性質的「亞洲女性基金」,可是,這些道歉的形式都不夠莊嚴端正,這些賠償的性質亦沒法代表官方承擔,因此官司仍有打下去之必要,曾受蹂躪的女人努力爭回尊嚴與公義、期盼日本政府正正式式面對戰爭責任。
10多年過去了,在這漫長的鬥爭過程裏,愈來愈多的日軍臭史被揭發、被翻開,堆積如山的照片和自述皆足證明,所謂「慰安婦」就是性奴隸,亞洲婦女被日本鬼子兵或騙或逼或關或鎖,總之是完全違反了個人意願,身不由己地成為日本軍人的泄慾對象。中國學者蘇智良對「慰安婦」一詞的來源作過深入考察,他指出﹕
「慰安婦的日語發音為『Y An Fu』,英語一般譯為Comfort Women,是指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僅從字面意義上看,這個詞帶有很大的欺騙性,是加害者一方的日本政府、日本軍隊、日軍官兵所採用的語言﹕而它的實質是日軍的性奴隸,因此,至今亞洲各國的很多受害者仍堅決反對使用這一名詞。『慰安婦』在日語中是一個複合詞。二戰以前的日本書籍辭典中,從未有見『慰安婦』一詞,但『慰安』作為一個動詞則向來存在,它的含義就是安撫、撫慰。二戰時期才將『慰安』與『婦女』結合,因此完全是戰爭的產物,作為一個專用名詞,1978年才被收《廣辭苑》第二版。『慰安婦』一詞的大量的、正式的使用,約見於1932年日軍侵佔上海的一二八事變以後。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侵華日軍最高司令官岡村寧次,此時任日本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正是他為了維持敗壞的軍紀,首次要求日本國內組織關西地區的妓女,集體來滬慰問日軍,他製造了一個好聽的名詞,『慰安婦團』,從此以後,『慰安婦』的身影便開始遍及於日軍鐵蹄踐踏之處。」
這是學者對於詞彙的敏銳,因此蘇教授的相關著作皆不以「慰安婦」作為書名,他的書,有一本叫做《追索》,副書題是「朝鮮『慰安婦』樸永心和她的姐妹們」;有一本名為《滔天罪孽》,副書題是「二戰時期的日軍『慰安婦』制度」;有一本更直接題為《日軍性奴隸》,副書題是「中國『慰安婦』真相」……總之,每當提及「慰安婦」,都加了引號,以表慎重其事,以表勉強權宜,以表並不認同這三個字背後的欺騙原義。
是的,這是日本戰爭暴徒發明的謊話語言,詞彙本身已經深深帶着血腥烙印和淫褻隱喻,如果我們仍然堂而皇之、毫無避諱地把它用作書名、標題、標籤、口號,豈不等於認同了戰時敵人的思考邏輯? 豈不對戰時受害的數以十萬計性奴隸婦女構成了再度侮辱?豈不太對「語言政治」欠缺了批判反思? 豈不等於美國黑人猶在自稱「黑鬼」、德國猶太人仍在自稱「賤民」一樣荒謬?
對於語言政治,常被罵為「帝國主義者」的美國媒體往往比兩岸三地的華文報紙更為謹慎。且看3月6日的《紐約時報》,當它談及安倍晋三的荒唐嘴臉,新聞標題是「No Apology for Sex Slavery, Japan's Prime Minister Says」,拒為性奴制度道歉,日本首相說,清楚有力地指明所謂「慰安婦」的悲劇性質。
至於內文,更直接指稱「Japan has already lobbied against a resolution, under consideration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at would call on Tokyo to take clearer responsibility for its enslavement of some 200,000 mostly Korean and Chinese women known euphemistically here as "comfort women"」,這就是說,「慰安婦」一詞純屬日本人對於性奴制度的美化扭曲,實為謊言,必須審慎以對。
相較於《紐約時報》的小心翼翼,兩岸三地的華文報章不可不說是肆無忌憚。 左一句「慰安婦」,右一句「慰安婦」,沒有引號,不帶詮釋,自願跳進日本人的語言陷阱,等於自縛手腳兼蹲在井裏吶喊,喊聲再大,坐在井上的日本法官亦難得理會。你們不是也說「慰安」嗎?這兩個漢字,在意義上本就屬於主觀動態,慰安也好,安慰也罷,皆須由當事人主動行事或配合始能去慰去安,既然閣下—— 像我們的戰時大日本皇軍一樣——仍然口口聲聲「慰安婦」前「慰安婦」後,等於先入為主地承認了這群婦女的「主動」貢獻,這豈不附和了我們首相「沒有強迫」之說?你們還好有立場追究責任和追討賠償嗎?
語言,可以是小事,也可以是大事,視乎你面對的是悲劇抑或喜劇;日本民族,可以很可愛,也可以很可恨,視乎你想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是娛樂抑或公義。面對歷史,我們必須先站穩立場,嚴正地告訴日本人以及世人,戰時在各式「招待所」、「行樂所」、「俱樂部」、「芙蓉隊」、「軍中樂園」裏受到折騰苦難的女人,是性奴隸,不是所謂「慰安婦」,日本鬼子兵在她們身上獲得只會是一輩子的罪孽而不可能是一時間的撫慰。
如果華文媒體和華人知識分子不明此理,世上最感「安慰」的人,想必是躺在地獄裏的發明「慰安婦」一詞的岡村寧次。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看後筆者晃然大悟, 也不知不覺落入了這個文字陷阱, 並即於前一篇文章中"慰安婦"一詞更改為"強迫性奴隸", 敬希關注.
2007年03月12日
日本軍國主義復興的笑話

很少會刊登這樣的post, 但突然看見CNN.com竟然有以下的投票, 其結果令筆者錯愕不已.
http://edition.cnn.com/2007/WORLD/asiapcf......index.html(原先有一個投票section, 讓網友投票認為日本是否需道歉與否, 結果認為"不需要"達六萬票, "需要"只有萬多票, 相信是又是那些日本右翼吧~)


第一, 沒面子由始至終是日本人自己覺得的, 沒有人 (包括對日本懷有家仇國恨的人) 會有這樣的想法.

第三, 若日本政府只想在民望下跌時, 憑這樣否認歷史而爭取右翼支持, 那便真的極端愚蠢. 日本右翼份子人數固然不少, 但不具立場的平民百姓更多, 和周邊國家弄好關係, 便可集中火力建設經濟爭取民心, 這樣才是實際的做法. 日本右翼團體對政府貢獻少, 要求多, 整天吵吵鬧鬧, 又總愛惹麻煩回來, 尤如一個只為滿足一時之慾的男人, 找了一個巴巴喳喳的女人當二奶, 麻麻煩煩, 又易取難丟, 那不是自找麻煩是什麼?
第四, 最要命的是, 道歉賠償對日本簡直一點壞處也沒有, 少少賠償便給了吧, 難道每年給這麼多人指著駡又很過癮嗎?

什麼軍國主義復興, 筆者從來只是覺得好笑......
IQ題一: 看看日本的時下年青人吧~~~請問閣下能找出他們與當年的日本皇軍的相似之處嗎?

IQ題三: 二戰時強如日本, 弱如中國, 侵華八年也落得如此下場 (真的只因為原子彈嗎? 不要做夢了. 1944年時的日軍已敗勢盡顯, 不論拿破侖, 希特拉, 還是東條英機, 好像都犯了同一個錯誤: 太貪心. 太低估敵國的地大物博, 戰力分散, 戰線太多, 補給線太長, 結論: 戰敗) 在2007年的今日, 各位覺得日本還有可能嗎?




1970年, 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下跪懺悔, 全球為之動容, 這樣的大國氣度, 日本要幾時才有呢? 難道真的要被別人騎在頭上時才懂嗎? 還是爽爽快快認了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