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9日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 電影"Joyeux Noel"

在一片商業電影的包圍中, <<聖誕快樂>>猶如一支清泉般流過了香港的煩囂社會. 在這個2005年的聖誕節, 這部電影可算是眾多電影中最具聖誕意義, 最應節的一部. 筆者原以為要孤獨地渡過聖誕, 但有Partner拔刀相助相伴下, 有幸於聖誕節正日晚上觀賞此電影, 更覺人間有情, 看後深深覺得, 這是一部筆者有記憶以來, 最感人心弦的一部聖誕電影.





(附註: 根據各國歷史記戴,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首個平安夜, 歐洲東西戰線的多個地點均出現交戰各方停止敵對, 共渡佳節的奇蹟, 終算為長達四年的人類浩劫帶出一點人性的光輝. 而1914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 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温暖”的平安夜.)
2005年12月23日
人間鉅著 --- 戰爭與和平

第一次寫書評, 不同於普通時事評論或電影評論, 用心看一本書是要用相當多時間的, 慢慢細味, 心領神會, 方能寫得較像樣的評論. 但與其說是評論, 倒不如說是推薦文, 因為相比這些著作作者的想像力, 其文學深度相比, 筆者的書寫功力不過是其皮毛中的小毛, 是沒有資格寫什麼"評論"去審核先輩的傑作, 但推薦一下給各位讀者, 倒是可以的.
書評產量少而難寫, 但文學作為人類文化中的骨幹, 筆者喜歡電影, 喜歡文化, 是沒有理由不喜歡文學的. 故筆者將盡力看多點書, 寫多點文章. 同樣是表達人類的感情, 有人說過: “如影像表達的是震撼, 那文字表達的, 便是深度.” 一些文學鉅著便是如此, 往往會花好十多頁帶領讀者去思考, 反思人性的本質. 看完一本書, 猶如給了腦子一個文化哲學的洗禮, 開展了一個你所沒有想像過的世界. 所以首先不要怕, 只看前言後記, 直覺找對了, 便不要理會其厚度, 只管打開第一頁, 作者自會帶領你走過整個旅程的.



但更重要的是, 作者絕對不是單一的對人性作思考, 他還對由人性所引發的各歷史事件作了另一角度的解釋, 對現代通俗的歷史描述作了狠狠的批評. 很多時在每一個將要描述的歷史事件的章節開頭, 作者便會將自己的想法仔細無遺地寫下, 將一些普通歷史的謬誤批評得體無完膚, 看後又實在不能不承認作者對資料收集的詳細, 佩服其獨特的見解深度, 很多時候, 筆者都不禁覺得作者的講法是比筆者過往看過的歷史描述更為接近真相. 文學鉅著便是有這樣的功力, 是可令人深深折服的.

這千多字實在只是對這本小說極其膚淺的簡述, 不過是一家之說, 其真正的內涵精蘊, 還是要交由讀者自己在夜深人靜時, 開着枱燈, 拿起書, 慢慢一字一行地領會的. 筆者已經完成了俄國<<戰爭與和平>>的旅程, 實在衷心感激托爾斯泰帶給筆者一個思想的新天地, 給予筆者人生一個全新的深度. (下圖為托爾斯泰筆耕時的肖像)

現在筆者已開始了另一段旅程, 今次地方要轉一轉, 由俄國南下, 來到了人類的感性文化搖籃---法國. 看的是另一個同期的大文豪: 雨果的<<悲慘世界>>.
2005年12月21日
What if?------電影"時光凶間"



“我知道一個你心底最困擾你的問題, 那恐怖的兩個字: What if?”



那大奸角的一句話令筆者銘記在心:
“其實人自己便是一部時光機, 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是回憶, 帶我們去到未來的是夢想”

(附註: 友人將一段短片send給筆者, 很有點意思, 謹將短片"與上帝對談"送給各讀者: 請按此)
2005年12月19日
12月17日晚上, 時間凝住了.

本身是要討論”自由貿易”的第二篇, 遲遲未動筆, 是因為身為攝影人, 世貿開始會議以來, 在香港難得一遇的情況下, 一直有跟隨示威者攝影抗議情況. 的而且確, 記者, 途人(包括筆者)以及示威者, 只要是身處當時環境之中, 都無可避免成為事件的一部分, 耳濡目染感情起伏下, 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會客觀的. 所以想在會議結束後, 思慮周全後才下筆. 但昨天晚上發生的事件, 令筆者決定今天便寫, 寫一篇完全是主觀, 純粹表達情感的文章.


年青人便是這麼不怕死, 通話後我們只知道這是一個千戴難逢的機會, 竟然走回去繼續拍攝. 12月17日的晚上, 是筆者目前經歷過的最為漫長的一晚(比失戀那一晚絕對過之而無不及). 那天下午, 和Einstein到達指定示威區前線, 只看見小部份本地團體在和防暴警察小規模衝突, 開開水炮, 雖然筆者一直覺得昨天便是重點, 但眼見如此, 便無可奈何地提早離去. 但落了天橋到達駱克道時, 看到地上一遍狼藉, 碎片處處, 頓時晃然大悟! 那些受過軍訓, 身經百戰的示威者, 又怎會在最重要的一天乖乖的沿着你設定的路線示威呢? 記起來時那轉彎位警力薄弱得很, 況且灣仔橫街窄巷多得很, 正正適合游擊巷戰. 但在沒有資訊的, 又聾又瞎的情況下, 只聽見鼓聲, 卻看不見示威主力軍. 原來和Einstein在內街找尋那主力軍時, 他們卻在推倒警車失敗後, 走出了軒尼斯道, 直奔會展. 而Einstein和我則從內街來到菲林明道, 那時, 那裡只有少量防暴警察.



在旁邊加了一個反世貿示威攝影特輯, 這個紀錄相簿, 是筆者付出人生第一次被噴咸水炮, 胡椒噴霧入眼, 手擲胡椒粉彈攻鼻, 被催淚彈包圍, 以及第一次警察問: "你是不是暴徒?"的代價換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