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5年12月29日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 電影"Joyeux Noel"


在一片商業電影的包圍中, <<聖誕快樂>>猶如一支清泉般流過了香港的煩囂社會. 在這個2005年的聖誕節, 這部電影可算是眾多電影中最具聖誕意義, 最應節的一部. 筆者原以為要孤獨地渡過聖誕, 但有Partner拔刀相助相伴下, 有幸於聖誕節正日晚上觀賞此電影, 更覺人間有情, 看後深深覺得, 這是一部筆者有記憶以來, 最感人心弦的一部聖誕電影.

電影描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幾個月, 在西線戰場其中的一個前線, 德, 法, 英三軍對壘, 很多士兵浴血戰場, 但冬天降臨, 到了大戰爆發後的第一個平安夜, 聖誕樂曲在各軍陣中悠悠響起, 在一名德軍男高音的歌聲下, 三軍當時的指揮官下達了一個盡顯人性高貴情操的命令: 在紀念救世主耶穌誕生的日子, 各軍休戰, 暫時放下戰爭, 共慶佳節. 但最後卻被其各自的軍方高層指摘其行為, 各自調走其部隊往其他戰線.

是真人真事改編, 儘管其情節未免有點”完美化”, ”理想化”, 但導演的誠意是無需置疑的. 這部電影由法國新進導演基士頓卡倫執導, 處理場面節奏恰當, 三軍各自的背景描述安排得宜, 沒有令人混亂的感覺. 這部由歐洲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 沒有荷里活大規模資金支援的特技, 依靠的劇本情節的安排以及人物的對白感情, 在以上兩方面, 筆者覺得此電影是稱職的. 但相比起來, 片中的音樂更為出色! 與其說是片中三軍的指揮官是主角, 倒不如說音樂才是此片真正的主角. 片中歌劇院的獻唱, 平安夜中的吹奏的古典音樂等等皆令人聽出耳油,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聖誕樂曲, 是共同信奉基督教的交戰歐洲各國的共同語言, 是直接引發這個戰爭小奇蹟的主角. 筆者絕對相信這片音樂是不會令各看觀失望的.

此片唯一的女主角是曾飾演”木馬屠城記”海倫角色的戴安古嘉, 在這部陽剛味極重的電影中相當突出耀眼, 儘管有女性出現在戰事前線有點不太可能, 但在冷冷的殺戮場地, 突然出現一位明艷麗人的女性也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神來之筆, 令人印象深刻. 各位男角表現很不錯, 充分表達了對戰爭的無奈, 以及其自身高貴的西方武士精神. 但筆者較喜歡的是片中的牧師, 由荷里活老影星Gary Lewis飾演, 實在演得神似, 被主教責罵時, 他回應: “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平安夜彌撒!”, 面上的哀傷痛苦神情, 是令筆者深刻心板的.

現在該片已正式上映, 筆者強烈建議將此電影推薦給各讀者. 令各位身處香港井底的社會, 也能見識到戰場的可怕無奈, 人性良善的光芒, 以及除了狂歡禮物外, 聖誕節真正的意義. 要是筆者也是當時其中的一員, 絕對也會做著相同的事, 在這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 就是對不起國家, 至少也對得起自己餘生的天地良心. 是故在這聖誕佳節, 希望讀者能在”哈利波特”, “King Kong”之餘, 也能花一點時間走進這部法國電影中, 去感受一下人間悲苦, 去感受一下人間有情.


(附註: 根據各國歷史記戴,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首個平安夜, 歐洲東西戰線的多個地點均出現交戰各方停止敵對, 共渡佳節的奇蹟, 終算為長達四年的人類浩劫帶出一點人性的光輝. 而1914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 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温暖”的平安夜.)

03:00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23日

人間鉅著 --- 戰爭與和平


第一次寫書評, 不同於普通時事評論或電影評論, 用心看一本書是要用相當多時間的, 慢慢細味, 心領神會, 方能寫得較像樣的評論. 但與其說是評論, 倒不如說是推薦文, 因為相比這些著作作者的想像力, 其文學深度相比, 筆者的書寫功力不過是其皮毛中的小毛, 是沒有資格寫什麼"評論"去審核先輩的傑作, 但推薦一下給各位讀者, 倒是可以的.

書評產量少而難寫, 但文學作為人類文化中的骨幹, 筆者喜歡電影, 喜歡文化, 是沒有理由不喜歡文學的. 故筆者將盡力看多點書, 寫多點文章. 同樣是表達人類的感情, 有人說過: “如影像表達的是震撼, 那文字表達的, 便是深度.” 一些文學鉅著便是如此, 往往會花好十多頁帶領讀者去思考, 反思人性的本質. 看完一本書, 猶如給了腦子一個文化哲學的洗禮, 開展了一個你所沒有想像過的世界. 所以首先不要怕, 只看前言後記, 直覺找對了, 便不要理會其厚度, 只管打開第一頁, 作者自會帶領你走過整個旅程的.

在十八, 十九世紀的交接期間, 拿破崙時代的歐洲. 因為社會被舊制度(君主以及宗教制度)壓逼到一個接近崩潰的情況, 是故革命思想百花齊放. 除了造就了一個拿破崙出來, 這樣充滿矛盾爭扎的社會也大大刺激了當時的歐洲作家, 透過小說探討時弊, 探討真理, 探討人性的本質. 就這樣, 在短短的數十年, 在地球上一個小小的歐洲, 成就了十多位萬世留芳的大文豪, 留下了多部震古爍今, 散發着人類文明光輝的鉅著. 筆者有幸拜讀了其中一本: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當年的俄國是盛產這些作家的其中一個國家, 最著名有三位: 托爾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屠格烈夫. 其中以托爾斯泰較善於駕馭大場面, 寫下了數本氣勢磅礡的史詩巨構, 尤以<<戰爭與和平>>為其代表作. 其內容龐大, 主要分為三條主線交叉平行描述, 讀者會跟着那幾個大家庭(不只是人物, 還是家庭裡的各成員)走進那個動盪不安, 戰禍連連的年代, 親身體驗當時貴族外強中乾的荒謬生活, 貧苦大眾的悲慘世界, 各國政府的混亂矛盾, 參與拿破崙征俄八年間的三場浩瀚戰役. 請相信筆者, 這將是一本比現在任何一本歷史課本都更要好看, 更要真實的歷史書, 有什麼歷史課可以令你如置身其中而心情隨着社會時局的變遷而起伏不定呢? (右上圖是當年代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肖像; 左下圖為托爾斯泰的著名肖像.)

人物眾多, 但作者舉重若輕地逐個有條理地描述其性格經歷, 要令讀者不覺冗長混亂, 是難度極高的一件事, 但托爾斯泰便是這樣輕鬆地應付下來, 不但如此, 他還從中加入了不少角色間的自我反思, 這是這本鉅著最為精彩的部份. 因為與其說是小說情節的需要, 倒不如說這是作者的自我思考過程, 你能想像在一場浩瀚戰役的前線, 一位即將衝鋒陷陣的上尉, 在腦中思考着自己生存的意義, 對自己心愛的人的愛情; 這些極富深度的人性哲學思考, 往往會佔領洋洋十多頁, 試問讀者追隨着這些不停深入的文字, 不停的被作者質問自身的想法觀念, 心靈又怎能不受震撼呢? 用心將這本小說看完一次, 猶如經歷過一場大戰役的老兵一樣, 是會對人生有新的想法, 新的解釋的.

但更重要的是, 作者絕對不是單一的對人性作思考, 他還對由人性所引發的各歷史事件作了另一角度的解釋, 對現代通俗的歷史描述作了狠狠的批評. 很多時在每一個將要描述的歷史事件的章節開頭, 作者便會將自己的想法仔細無遺地寫下, 將一些普通歷史的謬誤批評得體無完膚, 看後又實在不能不承認作者對資料收集的詳細, 佩服其獨特的見解深度, 很多時候, 筆者都不禁覺得作者的講法是比筆者過往看過的歷史描述更為接近真相. 文學鉅著便是有這樣的功力, 是可令人深深折服的.

<<戰爭與和平>>所探討的, 不完全是"戰爭"以及"和平"的本質, 其對各場戰役的描述反思, 其實只佔全書的三分之一左右. 作者想說的, 是藉着戰亂紛飛的大時代, 帶領各讀者作對人類整體文化觀念的思考, 那是極為全面的. 多變激烈的愛情, 感動人心的親情, 患得患失的友誼, 震懾人心的愛國情操等; 有精微的人性觀, 也有恢宏的歷史觀. 作為一本人類文化的瑰寶, 這本小說是當之無愧的. (右圖是托爾斯泰的年青肖像, 很罕見的ar!)

這千多字實在只是對這本小說極其膚淺的簡述, 不過是一家之說, 其真正的內涵精蘊, 還是要交由讀者自己在夜深人靜時, 開着枱燈, 拿起書, 慢慢一字一行地領會的. 筆者已經完成了俄國<<戰爭與和平>>的旅程, 實在衷心感激托爾斯泰帶給筆者一個思想的新天地, 給予筆者人生一個全新的深度. (下圖為托爾斯泰筆耕時的肖像)

現在筆者已開始了另一段旅程, 今次地方要轉一轉, 由俄國南下, 來到了人類的感性文化搖籃---法國. 看的是另一個同期的大文豪: 雨果的<<悲慘世界>>.

22:20 發表於 書海浮沉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21日

What if?------電影"時光凶間"

有些時候, 看似商業的特技荷里活片, 只要用心看, 不要先入為主, 往往會有令你驚喜的發現. "時光凶間"是一部當年算是B級的荷里活片, 好壞參半. 但在當年, 筆者足足在戲院看了兩次 (在筆者而言是罕見的), 這是因為內裡筆者看到一些自己也尋求了多年, 埋在心底深處的問題.

故事是講述男主角是一位古板正經的大學年青物理教授, 他愛上了一位漂亮女孩, 但在他求婚當夜, 那女孩因意外被殺死了. 她的死對他有著莫大的打擊, 他變得與世隔絕, 整整四年留在自己的實驗室, 製造了時光機器. 他回到過去, 一心想阻止意外的發生, 但他發覺不論回到過去多少次, 他也改變不了她死去的事實, 他可以回到過去一千次, 但她也會遇著一千種不同的意外. 他不明白, 決定去到未來找尋答案, 開始了一段時光的旅程......

電影的內容令筆者產生很大的興趣, 尤其到了後半段天馬行空的部份: 人類在將來將經歷一次大災難, 有人逃到地底去, 有人在地面存活下來. 經過五十萬年的演變, 那些分開兩邊的人類已進化至兩種不同的生物. 地面上的人如獵物般躲起居住, 躲避那些來自地底種族的獵殺. 男主角因意外來到這個世界, 決定帶領那些地面的人起來反坑, 但當他為救一位族中女孩而深入虎穴時, 他遇見了那位地下種族的領袖......那位充滿智慧的領袖, 幾句說話便解答了男主角心底裡的疑問.......也同時令筆者深深震驚.

“我知道一個你心底最困擾你的問題, 那恐怖的兩個字: What if?”

的確, “如果”兩字是可怕的. 它可以帶給人無限希望, 也可帶人走進無盡深淵. 就如男主角一樣, 他抱着"如果可以改變過去......"製造了時光機器回到過去; 他抱着"如果在未來世界會有答案可救回她......"而去到未知的未來. 人有些時候, 實在是太執着於過去了, 放下不了, 以致走進了不歸路. 人有時也太自大也太理想了, 當男主角問:”你們為什麽要獵殺其他人類, 這是絕對殘忍不道德的!”, 那大奸角只是慢慢地答: "你以為自己是什麼? 你有什麼資格去批評這五十萬年來生物的自然進化?” 筆者完全意料不到, 短短幾句對話便這樣深入地探討了人類最深的缺憾, 令筆者對人性有了全新的解釋.

絕得一提的是此片的音樂, 實在令人聽出耳油, 筆者亳不猶豫便買了它的soundtrack, 其希望新生的意境正與當時在人生低谷中的筆者有著最大的共鳴, Dreamwork拍攝的電影特技是一流的, 那時光穿梭, 世界變遷的特技片段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到後半部, 即五十萬年後的世界, 其想像力也令筆者有深刻印象. 可能有些人覺得那劇節太荒誕離奇, 但那可是五十萬年後的世界啊! 又有誰說得準呢? 便由得編劇帶我們去天馬行空一番吧! 要是眼前電影的情節已是這麼執着, 還怎可以學懂”放下過去”呢?

那智慧奸角對男主角的解答, 也答了一直纏繞筆者很久的問題: "你為什麼一直想著"如果這樣......", "如果那樣......"便可令過去改變. 發生了的便是發生了, 過去的已成事實,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 便是簡簡單單的接受它, 放下它. 因為更重要的, 不是要改變過去, 而是憑自己的雙手去改變未來." 好好回想回味過去的日子便足夠了, 為什麼要這麼執着放不下呢? 要急着改變急着更正? 你真的明白過去一切的原委嗎? 天真自大的相信”原因是這個, 下次只要我更正做法, 那便成功”嗎? 各位讀者, 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將來吧!

那大奸角的一句話令筆者銘記在心:

“其實人自己便是一部時光機, 帶我們回到過去的是回憶, 帶我們去到未來的是夢想”


(附註: 友人將一段短片send給筆者, 很有點意思, 謹將短片"與上帝對談"送給各讀者: 請按此)

02:25 發表於 光影世界 | 永久網址 | 留言 (1)

2005年12月19日

12月17日晚上, 時間凝住了.


本身是要討論”自由貿易”的第二篇, 遲遲未動筆, 是因為身為攝影人, 世貿開始會議以來, 在香港難得一遇的情況下, 一直有跟隨示威者攝影抗議情況. 的而且確, 記者, 途人(包括筆者)以及示威者, 只要是身處當時環境之中, 都無可避免成為事件的一部分, 耳濡目染感情起伏下, 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會客觀的. 所以想在會議結束後, 思慮周全後才下筆. 但昨天晚上發生的事件, 令筆者決定今天便寫, 寫一篇完全是主觀, 純粹表達情感的文章.

昨夜七時多, 當第一顆催淚彈在筆者右前方不到三個人的距離爆開時, 對筆者來說, 那一刻將永遠凝住在腦海中. 就這樣在菲林明道的主戰場前線, 筆者按下了最後一次快門, 便和身邊的香港電台女記者轉身拚命的快跑. 但催淚彈實在多, 濃煙瀰漫, 乘着風勢, 一剎那筆者的身邊已被煙霧包圍, 四周陪隨着喧嘩聲不絕, 眼晴喉嚨猛烈刺痛起來, 慌不擇路, 直向後跑到告士打道向內的一邊, 不停咳嗽, 不停喘氣. 待身體情況好轉後, 突然記起已和同伴Einstein失散, 拿起手機和他聯絡, 打了好幾次終於找到他, 他是跑斜線到了中環廣場的地下, 兩人幸好跑得快, 均平安無事. (小圖為Einstein所攝的精彩相片)


年青人便是這麼不怕死, 通話後我們只知道這是一個千戴難逢的機會, 竟然走回去繼續拍攝. 12月17日的晚上, 是筆者目前經歷過的最為漫長的一晚(比失戀那一晚絕對過之而無不及). 那天下午, 和Einstein到達指定示威區前線, 只看見小部份本地團體在和防暴警察小規模衝突, 開開水炮, 雖然筆者一直覺得昨天便是重點, 但眼見如此, 便無可奈何地提早離去. 但落了天橋到達駱克道時, 看到地上一遍狼藉, 碎片處處, 頓時晃然大悟! 那些受過軍訓, 身經百戰的示威者, 又怎會在最重要的一天乖乖的沿着你設定的路線示威呢? 記起來時那轉彎位警力薄弱得很, 況且灣仔橫街窄巷多得很, 正正適合游擊巷戰. 但在沒有資訊的, 又聾又瞎的情況下, 只聽見鼓聲, 卻看不見示威主力軍. 原來和Einstein在內街找尋那主力軍時, 他們卻在推倒警車失敗後, 走出了軒尼斯道, 直奔會展. 而Einstein和我則從內街來到菲林明道, 那時, 那裡只有少量防暴警察.

接着的一切都發生得很快, 當筆者和他在那裡等待在家的小妹從電視告知我們示威者的最新位置時. 那些防暴警察突然徹走(被示威者聲東擊西), 筆者和Einstein便走過那條天橋, 來到在一小時後變成主戰場的地方. 到達後不久, 筆天橋上便出現了示威者先頭部隊的旗幟; 接着, 天橋下又響起了大批叫囂聲. 是的. 繼第一日的衝突後, 筆者和Einstein再次身在突發事件的前線. 我們四周間己是一片人海, 筆者前面便是韓國農民手拉手的”人鏈”, 旁邊便是站在天橋欄杆上的大羣記者. 和第一日不同的是, 我們身後多了很多來看熱鬧的年青人. 大家不停擠壓, 筆者被前面韓農推後, 後面的人羣則不停推前. “We are dangerous because of you!”韓農緊張地對筆者這些香港人說. 回想起來, 那是絕對正確. 可惜身在那時那地, 是退不到的.

(上圖是示威者用大鐵馬陣衝擊前一刻) 在示威者聚集後, 他們組織了幾次進攻, 那時的激烈情度已和第一天的不可同日而語. 當他們把鐵馬毁壞後組成大鐵馬陣, 大力往前衝時, 筆者和Einstein走到最前線, 影下了這個難忘的鏡頭後, 第一顆催淚彈爆開了. (下圖是在筆者逃跑前影下的最後一張相)

在慌忙逃走後, 筆者找回同伴, 和Einstein再返回現場, 看見那些經驗老到的示威者在附近用木棍繼續和防暴警察追打, 甚至在筆者的鏡頭前將長木條削尖用布包頭, 防暴警察在筆者旁邊緊張地又前又後, 進退失據. 最後被防暴警察包圍在告士打道, 經一夜的風火林山後, 一切終於平靜下來. 氣氛緊張, 但已沒什麼大衝突了. 在此又印證了一個道理, 最精彩的相片, 往往是要身處突發的環境才可影到, 是要不怕死加上好運氣的. 在突發事件後才趕去, 只看到韓農和警察一起合照而已.

在旁邊加了一個反世貿示威攝影特輯, 這個紀錄相簿, 是筆者付出人生第一次被噴咸水炮, 胡椒噴霧入眼, 手擲胡椒粉彈攻鼻, 被催淚彈包圍, 以及第一次警察問: "你是不是暴徒?"的代價換來的.

00:30 發表於 老劉遊記 | 永久網址 | 留言 (0)